男女主角分别是许牧李绪的现代都市小说《苍生依旧全集阅读》,由网络作家“失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奇幻玄幻《苍生依旧》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失客”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许牧李绪,小说中具体讲述了:这是他的故事,也是他们的故事,是这一代人的故事。故事很长,说不尽这众生的苦,道不完这苍生依旧。若知结局无法改变,他是否还会不顾一切。若无意于天下苍生,这道,不修也罢。...
《苍生依旧全集阅读》精彩片段
徽慈也是无奈,“哎~,小兄弟可不要乱说,此乃贫道毕生心得,若是有朝一日你能将书中内容领悟,保你成为世间良才,难道你不想当英雄吗?”。
“当然想!”
许牧脱口而出,“那你在这里等我,我去给你拿”。
些许时间后,许牧从家里拿出三个面饼来,还不忘给徽慈带来一壶水。
见许牧真的给自己带了饼,徽慈也是迫不及待搓着手,接过饼便狼吞虎咽得吃了起来,“你这小子还挺心细,还给贫道带水,不错不错...”。
吃完第二张饼,徽慈将剩下的一张揣进怀里,接着便在自己的行囊里摸索了半天,紧接着,从行囊中又掏出了两册书简递给了许牧。
“对了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许牧许牧...,嗯...,贫道见你如此心细,另外的两册也都赠与你吧,贫道留着也是无用。
这便是贫道毕生心得,体法、心法、道法各一册。”
许牧接过另外两册书简,看来看去也是看不懂,毕竟他没有读过书。
“你这小子莫不是不识字?”
见许牧将书简倒着拿,徽慈也是无奈。
许牧点了点头,见状徽慈也是无奈道:“那你想不想拜师学艺?
将来做个大英雄?”。
“想,我想!”。
“嗯...,不错”,见许牧如此回答,徽慈则是从怀中取出一块白色玉佩,“此物乃是世祖皇帝当年亲赠与我,如今我将此物赠与你,若是将来你想拜师学艺,就携带此物去往止徽山,门派中人自然会让你学艺。”
“止徽山?
那是什么?”。
许牧疑惑道。
“这止徽山,乃是贫道七十年前所创门派,此山得世祖皇帝赐名,并曰:乱世止于徽,说的就是贫道。
门派中不论是文学武学还是医学,只要你愿学,那便任你挑选。”
许牧接过玉佩,只见背面刻着几个字,也不认识到底刻的是什么,“七十年前?
那你今年岂不是有百岁了?
可我看你和我爹差不多大呀...。”
徽慈站起身,背起行囊,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百岁?
可远远不止呦...。”
说罢,徽慈便转身离开,一边走一边说道:“贫道左元,道号徽慈,若是有缘,再结因果...。”。
左元?
徽慈?
到底是叫左元还是叫徽慈?
止徽山在哪里?
他为什么想要我去?
一堆疑问缠绕在许牧的心头,这个刚刚过完十二岁生辰的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心存好奇。
十日后,许牧与同村的孩子们一起到镇上玩耍,刚进镇子,就看到前方不远处围着一群人,许牧和几个孩子凑了过去,只见告示牌上张贴着画像,旁边还有文字说明,许牧不认识那些字,只是盯着画像看了看。
片刻,许牧越看越觉得眼熟,仔细回想,突然心头一惊,心想:这不是那个道士吗?
只见旁边似一学者的人念道:“罪犯道士,名左元,道号徽慈,杀害朝廷命官,十恶不赦,其罪当诛,圣上下令,全国通缉,若发现此人行踪者,赏千金,若将此人擒拿归案者,赏万金,封万户侯。”
听罢,一旁的众人议论纷纷,“徽慈仙人那可是开国功臣啊”。
“是啊,天下百姓这么多年受了多少徽慈仙人的恩惠”。
“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真的假的?
那可是仙人啊,朝廷近百年的安定,可全都仰仗徽慈仙人啊...。”。
许牧听着一帮人对其议论纷纷,回想起徽慈和他说过的话,心想:难道他说的都是真的?
可是为什么又要通缉他?
原本就对此人很是疑惑,如此一来,许牧的心中则是有了更多的疑问。
......止徽山,是在宁州与徐州的交界处,此山方圆连绵数百里,常年云雾缭绕,当年徽慈老仙开创此派时,也是得了世祖皇帝支持。
宗门鼎盛时期,门下弟子万余人,门内才俊更是数不胜数。
后来,随着朝廷政局动荡,前太后忌惮似止徽山这等势力,便下令大肆抓捕屠戮。
太清门、洪黎院、天星书院、止徽山这等门派皆被屠戮殆尽,剩余的几大门派虽侥幸躲过,却也苟延残喘。
也就是新皇登基之后,剩余的几大派才逐渐恢复。
而止徽山原本己经毫无生机。
但皇帝念及徽慈老仙昔日的功劳,便下令将止徽山重新修缮,这才得以恢复。
...数日后,绥州城东三十里处,朝廷车骑将军李绪大营。
只见营帐中李绪正来回踱步,应是在思考着什么。
突然营帐门口传来一个声音: “我们李大将军怎么也愁眉不展?
这还真是稀奇”。
话音刚落,只见营帐进来一人,样貌清秀文弱,却颇有风度。
此人则是参军校尉,刘虞。
刘虞,刘景明,出生皇族,属旁系,小的时候其父景阳公将其送进宫。
进宫之后便结识了李绪,二人既是同窗,也是顽友。
刘虞幼时体弱,所以不像李绪那般在武学上出类拔萃,他则是对军事兵法更感兴趣,此前边境之战,跟随李绪出征,一展才能,此后二人便一首搭档。
看见刘虞进来,李绪笑道:“景明兄何时归来的?
此次止徽山之行收获如何?”
“伯安兄,小弟可是紧赶慢赶,若是再晚一天,你岂不是要出东海了?”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
刘虞坐下来说道: “此次止徽山之行,还真有所收获,自你我在洛阳分别之后,我一路向南寻访,得知当前除了极魄宗、奇门谷、天机阁、万花门这西大门派之外,其余均被铲除干净,而唯独止徽山却不知何时重建,我到的时候己经收了数千弟子,当下的掌门姓岳,不知其来路。”。
听罢,李绪起身思索片刻,说道:“万花门…,几个女子所创的门派,药材生意做的倒是极好,门下药师医师大多是女子,至少几千人,此前征战时倒是仰仗她们了。”。
“天机阁…,就是那个号称天下大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买卖消息的门派?
依我看,那就是一帮沽名钓誉之徒,不足为奇。”。
“奇门谷…,奇门遁甲、制作暗器、弓弩兵器倒是好手,若让我知晓他们有朝一日贩卖兵器给外敌,我必亲自领兵前去铲除。”
“极魄宗,一帮鸡鸣狗盗之辈,名义上是观测天下星象,为天下百姓测福祸,实则就是一帮盗墓贼,如今他们的身家怕不是比朝廷都富裕,真不明白陛下还留着他们干什么。”。
“依我看,也就止徽山还算是名门正派,大多江湖才俊均出自此派,毕竟是徽慈老仙所创,虽然当年门下弟子被太后一党屠戮殆尽,但只要徽慈老仙在,止徽山不会倒。”。
看着一旁的李绪自言自语,刘虞不禁笑出了声,说道: “伯安兄何必如此气愤,虽然这些门派各有千秋,但陛下留着他们自然是有用意,我等臣子可不要随意妄言啊。”
李绪,字伯安。
是前朝老臣宫廷卫司尉李州的长子,出生将门,自幼酷爱习武,所学武学皆由其父李州亲传,李绪天赋极好,十七岁入骁骑军,打遍军中无敌手。
二十岁时随师兄典禄西征蛮夷,以一人之力杀敌数千,仅用短短十五天时间便将战斗力极强的蛮夷打回了老巢。
自此,蛮夷的首领凡听到李绪领兵前来,便下意识地上马逃窜。
而在军中民间更有口口相传之言: “伯安守国门,蛮夷皆蚂蚁”。
二十三岁时奉旨回京,同年,当朝太后驾崩,朝廷动乱,李绪助皇帝荡平内乱,斩杀太后一脉大臣数百,反叛的禁军也被李绪斩杀殆尽。
自此,几年来忍辱负重的皇帝掌权,并亲封李绪为朝廷议政车骑大将军。
所以李绪自视甚高,不论是官场还是军中,能入他眼的人除了师兄典禄之外没有几人。
……三日后,许牧正在家中午睡,突然院中冲进来十几个县衙的官兵,进门之后,领头的官兵一把抓起熟睡中的许牧。
这一下可是给许牧吓的不轻,只见其余的官兵在许牧家中上上下下的翻腾,似是在寻找着什么。
片刻后,便从许牧的床榻下搜出一个匣子,打开那匣子,只见里面装着许牧平时雕刻的石子、木质的玩具、一些零零散散的铜钱、一个玉镯、还有徽慈给他的三册书简和那个玉佩...。
领头的官兵从匣子里拿出那块玉佩递到许牧面前问道:“这是什么?
谁给你的?”。
此时己经被吓坏的许牧哆哆嗦嗦道:“是...是一个道士”。
“带走!”
“诺!”
只见两名官兵押着许牧便往院外走去,行至院门,许牧看到了那日与他一起玩耍的小胖和他的父母站在门口...。
平凌县县衙,大堂上,赵县丞坐在堂上,手里拿着那块玉佩端详着,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许牧,淡淡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回大人,草民许牧多大了?”
“十二岁”啪!!!
只见那县丞拿起桌上的堂木重重的拍在桌上,“好你个许牧,年龄不大鬼倒不小,你是如何与那道士相遇的?
他都跟你了说了些什么,还不从实招来,若有半句虚言,本官定叫你皮开肉绽!”
赵县丞这么一拍桌子,许牧也是被吓的一哆嗦,赶忙将那日遇到徽慈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听罢,赵县丞看了看一旁的师爷,只见师爷对着县丞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许牧的说法与那夫妇所言基本一致。
赵县丞看向许牧,“谅你也不敢欺瞒本官,来呀,将此子押入大牢,待本官发落。”
“诺!”
下了堂,师爷随赵县丞进了后院,只见后院中,那日的小胖正随父母坐在一旁,赵县丞告诉他们,此事不可声张,毕竟兹事体大,须将此事报于太守大人,之后会为他们请赏。
闻言,那小胖的父母也是喜笑颜开,连忙跪地感谢了县丞一番,临走时,赵县丞还不忘赏给了他们十锭银子。
原来,当日许牧与徽慈的一举一动,都被旁边与许牧一起玩耍的小胖看在眼里,回家后,便将此事告诉了父母,当时他的父母并没有在意,以为是哪里来骗吃骗喝的乞丐,还叮嘱小胖让他离这样的人远一些。
几天后,小胖的父母带着他上街时,无意间发现了那天见到的就是告示上那人,便将此事告诉了父母。
看了告示,他们才知晓原来当日小胖见到的竟是徽慈仙人,他的父母当然知道徽慈仙人的鼎鼎大名,但看到告示中的悬赏,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看来,本官升迁的时日不远了”,赵县丞得知此事后也是异常兴奋,“万师爷,你速将他们几人口供整理出来,连带那一匣子物证也收好,明日本官便动身前往绥州城面见太守”。
“大人放心,一定办好”。
......两日后,绥州城,太守府。
正堂上,车骑将军李绪与师兄典禄正在堂上与太守说话,一旁的李绪开口道:“范太守自领太守之职以来,百姓安宁,流寇盗匪皆不敢入城,可谓是我朝官吏的典范呐,只是不知,这查案寻人,范太守可有见解?”。
“哦?
将军可是遇到了什么头疼的事,可有下官能为将军效劳的?”
“范太守有所不知,先前陛下命我领军巡查宁州和绥州等地,只为寻那徽慈老仙踪迹,可本将只擅领兵征战,这查案寻人,非本将所长,近日也是毫无头绪。”
“哦?
呵呵呵呵呵...,二位将军自是神勇无敌,天下没有几人能与二位将军相提并论,不瞒将军,下官己在绥州各处布置了眼线,并发出悬赏,前几日倒是有了些消息,只不过,这徽慈老仙踪迹难觅,若要知其下落,怕还是要等上一等”。
“报!
平凌县丞有要事求见太守”。
一位府兵奏报道。
“二位将军稍待,下官去去就来”。
说罢,便离开了正堂。
些许时间后,范太守抱着许牧的匣子和两册书简进来,“李将军,消息来了”。
说罢,便将书简递给了李绪。
李绪接过书简,阅览了一番后,立马激动的站起了身,“这孩子现在在哪儿?”。
.......后,李绪带着一队兵士来到了平凌县衙,进了大牢,便看到了憔悴的许牧倚靠在墙上,见到一行人过来,许牧也是吓的不轻,以为这是要对他用刑。
“本将要将这孩子带走调查,有劳你通知一下这孩子的家眷,赵县丞可有什么不便?”
“回将军,太守大人交代过了,下官自会办好,将军请便。”
片刻后,李绪命部下将许牧带上马车,一行人便回了大营。
......两日后,李绪大营内...“居然还传书给你?
这老仙到底是何用意?”。
刘虞也是惊讶道,“这老仙要留传承?
但为何会选中你?”
许牧跪在地上不敢说话,看着眼前的刘虞,又看向上方坐着的将军,此时也只能祈求他们发发善心,送自己回家。
李绪像是看破了许牧心中的想法,说道:“这段时间你就留在我军中,明日你就……。”
“不可不可!”
李绪话还没有说完,刘虞便打断了他,凑到李绪耳边低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李绪转头看了看刘虞,又看向许牧,思索片刻后对刘虞说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既然如此,就按你说的办吧。”
说罢,刘虞将许牧搀扶起来,将那个匣子也还给了许牧,说道:“你既然得了老仙传承,应当进山受教,那就按老仙的意思,往后你就去止徽山吧,过两日我便派人送你过去。”
将许牧带下去后,李绪问道:“景明兄,你觉得此番行事可行?
“伯安兄放心,既然老仙不想让我们寻到,那我等在此做这无用功也是无意,不妨将此子送上山,若是老仙真想留传承,那有朝一日必定要回山,我们多安插眼线即可,如今天下太平,想必圣上也不急于这一时。”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