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慎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悟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房卿,你有什么办法。”李世民又问房玄龄、“陛下。如今之际,还是要解决扩散的蝗灾。百姓都认为蝗灾是上天降罪,所以不敢去抓。朝廷应该下诏让百姓抓蝗虫并且加以掩埋。只是不知有多少百姓会做”唐朝时期抓蝗虫都是晒干掩埋“哎,这蝗灾治理起来如此费力。每次都会有人饿死。下诏,这次赈灾钱粮如果有人敢贪墨,不管多少。杀无赦。查抄所有财产。”李世民也没办法了。王德过来在李世民耳边说了句话。李世民抬头看向殿门口说了一句“让他进来吧”朝臣不解的看向门口,李世民让谁进来。随后李慎走了进来。大臣不知道李慎来干什么。都看着他“见过啊耶。”“嗯,你来可有事情。”李世民问道“阿耶,儿臣是来捐款的。”李慎也不绕弯子“捐款?”李世民不解“对,也就是捐赠。听闻关内道诸多...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房卿,你有什么办法。”李世民又问房玄龄、
“陛下。如今之际,还是要解决扩散的蝗灾。百姓都认为蝗灾是上天降罪,所以不敢去抓。朝廷应该下诏让百姓抓蝗虫并且加以掩埋。只是不知有多少百姓会做”唐朝时期抓蝗虫都是晒干掩埋
“哎,这蝗灾治理起来如此费力。每次都会有人饿死。下诏,这次赈灾钱粮如果有人敢贪墨,不管多少。杀无赦。查抄所有财产。”李世民也没办法了。
王德过来在李世民耳边说了句话。李世民抬头看向殿门口说了一句“让他进来吧”
朝臣不解的看向门口,李世民让谁进来。随后李慎走了进来。大臣不知道李慎来干什么。都看着他
“见过啊耶。”
“嗯,你来可有事情。”李世民问道
“阿耶,儿臣是来捐款的。”李慎也不绕弯子
“捐款?”李世民不解
“对,也就是捐赠。听闻关内道诸多州县遭受蝗灾。粮食减产。我姐姐李孟姜心地善良。见不得百姓受苦。听说此事后伤心欲绝。想为百姓做些事情。但因我姐姐是女子上朝不便。于是让我来此。我以大唐皇帝陛下第十二女李孟姜的名义捐赠给关内道受灾百姓钱财十万贯。粮食五万担。并且姐姐在公主殿为受灾百姓祈福三日。愿受灾百姓能够度过难关”李慎故意把声音放大。
等李慎说完。整个大殿一片寂静。没人想到李慎会拿出这么多钱粮出来。众人都知道都是李慎捐的。李孟姜哪有这么多钱粮。上面李世民也震惊了。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习惯。很少有捐赠的。财主修个桥铺个路就已经算是大善人了。李慎一下出这么钱粮。他不明白李慎到底是为什么。
“纪王高义啊”
“是啊纪王大义,”
“纪王果然仁义,救民于水火”
一个个朝臣对李慎的壮举夸赞不易。
“诸位。诸位。你们理解错了。这些捐赠跟我没有关系。这是我姐姐李孟姜捐赠的。我虽然也有点仁义。但各位大人也听说了。本王爱财。所以这次的捐赠跟我没关系。”李慎丛申道
“公主高义”长孙无忌先说道。他已经有点明白李慎的想法了。
“是啊。那个公主高义”房玄龄也夸赞道,只不过李孟姜没有封号。他一时也不知叫什么
接着朝臣都站出来夸赞李孟姜热心仁义什么的。
“还有一点我要说。我姐姐捐赠的钱粮户部需要开出使用明细。我不希望这些钱粮落入个人口袋。我要知道去处。我还会派人去暗中调查。谁拿了我的钱享受,我就让他难受。”李慎补充道
“这,如此大的一笔钱粮如何能做到明细啊。”唐俭犯难了
“如果这都做不到,那户部每年收上来的钱粮水分可就大了。”李慎直说了一句话就让唐俭脸色变了。这个李慎这不是给他上眼药么
“别的我不管,我姐姐的钱粮必须清楚,我会派人调查的。反正户部只要把我说的话告诉地方官吏就行。告诉他们我是个贪财的人。”李慎没有继续攻击户部。只是让他们警告一下地方。
“孟姜有心了。”李世民多少有点懂李慎要干什么了。
“陛下,十二公主宅心仁厚,济弱扶倾,心地善良。实乃大唐之幸,陛下之幸。”房玄龄知道李慎的意思。也看出李世民也懂了李慎的意思。所幸卖李慎一个人情。也给李世民一个台阶。
李慎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这几天两点一线。国子监,大吉殿。期间有几个跟韦贵妃交好的妃嫔过来拜访,看见李慎的座椅和使用,就让李慎做了几套。
除此之外李慎就是喜欢在凉亭躺着睡觉。五月份正是春意盎然的时候。李慎前世一个人守店,几年都没时间去旅游过。现在他穿越了当然要好好放松心情。欣赏美景。可惜现在他还年幼。要不然旁边再多一个美人。那可真是人生美事啊。
-------------------------------------
而此时早朝却有点不一样的味道。议完政事后李世民准备下朝了。当即问了一句:“众卿还有事奏?”
“臣有一事要奏”说话间站起一人。御史台御史姓崔。
“奏来,”李世民说道
“臣弹劾申王李慎不思进取。奇技淫巧,摒弃祖宗传统。”崔御史上前奏报道
“谁?弹劾谁?”李世民以为听错了。又问了一句
“禀陛下。臣弹劾申王李慎。”崔御史郑重说道。
“陛下。臣也弹劾申王李慎数典忘祖”又有一位御史也站出来道。
这一下可不得了。朝堂上开始议论起来。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申王李慎今年不是7岁么”
“申王做什么啦”
“不知道啊。没听说啊。”
“一个崔家人。一个王家人。这申王到底做什么了。”
李世民也是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李慎才7岁啊。还什么不思进取,奇技淫巧,摒弃祖宗传统。数典忘祖都用上了。忘祖就是不孝,古代对孝字很注重。李世民觉得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哦。崔御史,不知申王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李世民很好奇李慎到底做了什么
“回陛下。微臣听闻,申王在宫中专研杂学。还在大吉殿去掉了塌,改为桌椅。这不是奇技淫巧么。而且塌在礼制里有明确的规定。申王摒弃塌就是摒弃礼制。用胡人的东西代替。自古以来我们都是用塌的跪坐。所以微臣说数典忘祖,而且不光大吉殿中有。甚至申王还做了几套送人。陛下取士为了取天下人才。儒学才是正统。申王理应专学。为陛下分忧。不应该做这奇技淫巧之事。请陛下下旨废除奇技淫巧之物。让申王一心向学。”崔御史正义言辞的道。
李世民听了,皱起眉头。不是因为事大,反之这就是个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想着想着。李世民好像想明白了,这是世家在为糊名一事给李慎的警告。意思就是你申王一心向学得了。别没事找事。想到这李世民也很不高兴。因为世家警告李慎,还要让他来做。
“崔御史。是否小题大做了,李慎还是个孩子。贪玩了一些而已。你说忘祖有些严重了。”李世民面无表情的道
“陛下。臣认为崔御史说的一点都不为过。礼不可废。祖不可忘。此时如果成风,不就与圣人之道背道而驰了么。”王御史说道
“陛下,不如请申王殿下过来。问问清楚。毕竟口说无凭。”这个时候房玄龄看李世民有点为难帮助解围道。其实房玄龄也认为这根本就是个小事。没必要拿到朝上来说。但涉及到世家和皇子,没有人说就是了。
“好吧,王德,去传李慎过来”李世民吩咐王德
“是,大家。”王德回应了一声出去安排。
此刻的李慎正在国子监房檐下嗮太阳。现在是课间休息时间。李慎就喜欢嗮太阳。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嗮太阳补钙,长大个。他可不能浪费了这身好基因。
“申王殿下。申王殿下。陛下传你去太极殿。”一个太监急冲冲的跑了过来。
“什么意思。找我去太极殿?”李慎蒙了。
“是啊快走吧,别让陛下等久了。”太监着急的说着
“哦,好,”李慎说着起身。然后跟路过的同班说一声。让他跟教俞说自己去太极殿了就跟着太监前往太极殿。
一路上李慎问带路的宦官陛下找自己什么事。这个宦官也不知道。没一会就到了太极殿外。王德看李慎来了赶紧领着李慎往里面走。尽量太极殿李慎赶紧行礼。
“拜见陛下”
“嗯,免礼了。李慎,今日找你来是因为崔御史和王御史弹劾你,说你奇技淫巧,数典忘祖。你可有话说”李世民也不废话直接了当的对着李慎说
“啥???”李慎愣了。没反应过来。心里想,我被弹劾啦?赶紧问道,
“不知两位御史弹劾我什么事。”
“申王殿下。敢问桌椅是不是你弄出来。”这时崔御史站了出来。直接问道:
“是啊。怎么了。”李慎如实回答。
“那殿下可治礼制里有塌的制度。你用桌椅取替塌,就是摒弃祖制。”崔御史又道。
李慎都蒙了。原来就因为这点小事啊。就一个桌椅而已,至于嘛。让皇上特意找他来确认。还是蛮摒弃祖制。突然李慎想到了什么问了一句。
“敢问,阁下贵姓。”
众人皆是一愣,有的人是因为李慎居然不认识崔御史。有的则是因为李慎答非所问。而有的人却从中看出来点东西。比如上面的李世民。当李慎问对方姓氏的时候。李世民就知道这小子有点聪明。肯定猜到是世家了。
“下官崔仁智。”崔御史回答。
“哦。姓崔。小王想问一句崔御史。你说的祖制指的的是谁的祖宗?我大唐的开国皇帝我的皇祖父可没有规定必须用塌。我们只是延续前朝的习惯而已。但有些不好的习惯我大唐也会逐一摒弃。这叫除旧布新。有我大唐自己的文化特点。以史为鉴。才能让我李唐千秋万代。你说是吧崔御史?”李慎反问道
这一问把崔御史问的哑口无言。本来这就不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就是为了给李慎一个警告,才硬把小事说大的。但他没有想到李慎不仅解释清楚了。还反问了他一句。
原本以为一个7岁的孩童。就算在聪明。吓一吓就完了。给李世民看的。
没办法,崔御史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怎么可以说更改就更改。”
“崔御史自古以来的事可不是祖制。改了也就改了。你这般纠结不放,有失大体。有这精力倒不如为陛下多出几个良策。多培养几个人才。”李慎不想跟他胡搅蛮缠。
“申王殿下。我御史之责就是闻风奏报。检查百官言行的。难道这不是为陛下分忧么。而申王殿下你不专心读书,整天做些奇技淫巧的事物,实属不该。”崔仁智反驳道。
“哦。你说的对。既然这样。那我也应该也做点事。”李慎也有点生气了把心一横。既然你们想借着这点小事无中生有的警告我。那我也不必跟你们客气了。于是转身对着殿外喊道:
“冬梅。去拿我的钥匙把箱子最上面的那几张纸取过来”李慎从腰间取下钥匙扔出殿外。
整的李世民跟大臣们莫名其妙。不知道他在跟谁说话。李慎把钥匙扔出去后就不在说话。大厅异常寂静。李世民也不问。他倒要看看李慎接下来会做什么。
你看今日的国子监,再看你舅舅那个老贼的表演。高明以后你也要多学习学习,跟御史他们怎么去辩解。输了也没关系知道么”李世民教导李承乾
李承乾最怕弹劾,如今他老爹却希望他多跟御史较量。心里忐忑不知道能否能够胜任啊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距离李慎被弹劾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马上就是正元节。长安城喜气洋洋。宫内也开始布置正元节的事宜。而李慎悠闲自得的在大吉殿欣赏雪景。
如今精品阁的生意步入正轨。所有事情都是王洪福打理。精品阁跟大皇庄的酒厂都找了掌柜的,而王洪福负责整体调度。偶尔去大皇庄视察一下。如今酒厂有工人几百人。每月薪水五百文还有奖金。李慎出不了皇宫。
已经安排王洪福正元节每个工人奖励钱一贯、米一担,肉五斤。管事的翻倍。还让王洪福从粮库里出粮给大皇庄小皇庄每户送去一担米肉两斤。都是草原牛羊肉。耕牛不允许宰杀。李慎觉得肉食太少了。明年自己饲养一些。
李慎脑子里正在想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了。薛仁贵自从回来以后就一直驻扎在精品阁,精品阁库房的钱财李慎这个小心眼总觉得不放心。让薛仁贵从大小皇庄挑选出二十个青壮年。每天训练轮班守护。
而精品的过节礼盒已经热销十余天了。因为外地商人订购太多。李慎这回把司制房做不完的订单让王洪福找民间的作坊自作。也算增加了民间的手艺了。李慎预计这次中元节的礼盒销量能给他带来十万贯的利润。心里美滋滋啊。
正元节。在京的李世民子女下午都要回宫赴宴,热闹非凡。李慎在一个跟太子寒暄了几句就找一个角落带着。怎么说他也是三十几岁的灵魂。不愿意跟这帮孩子玩。
这时李丽质跟长孙冲也来了。如今的李丽质可真是赵国公府上的财神。虽然钱是李丽质的。但有时候用钱也会拿出来救急。半年时间李丽质分红两万余贯。这可不是小数目。整个赵国公府一年各种买卖收入也就二十多万管。半年时间就赚了一层收入。
“大姐,大姐夫”李慎先道
“十弟,真是要感谢你,今年让姐姐过一个肥年啊”李丽质高兴的对李慎说道
“大姐。可别说什么感谢的话。你也是出钱的。”
“十弟,大姐知道你是故意让我赚的。要不然五百贯换来两万管分红。找谁都能做的。大姐领你这个情。”
“是啊纪王殿下。丽质几次都说要当面感谢你。知道你是有意让她赚钱的。我也在这里感谢殿下。”长孙冲也说道。
“大姐夫不必客气,作为弟弟对姐姐好是应该的,你的事我也听说了。希望你以后能够对我大姐好。要不然我这个舅弟可不会放过你。大姐是阿耶的心头肉,只要让大姐满意了。文你可以去找大哥入太子府。武可让你入羽林卫。商你可以来找我。让你年入万贯没有问题。希望你可以做出一番作为”李慎其实不喜欢长孙冲。吃软饭还理直气壮的。
“殿下放心。这几个月来我已经改过自新,父亲准备让我入太子府辅佐太子。”长孙冲对李慎的态度一点都不介意。所有的弟弟对姐夫都有莫名的敌意,古代也是如此。
“大哥,其实我觉得你应该感谢四哥。”李慎说道
“感谢老四。为什么。”李承乾不解
“大哥,你年纪太大了。而且你一直做的很好。而阿耶如今才三十七岁,你说如果你一直独大再过五年。十年。等你真正壮年的时候,阿耶也才四十几岁。到时候你是继续当太子呢。还是让阿耶退位啊。阿耶会不会怕你等不及啊。”李慎说的话是大逆不道的。但听到李承乾耳里确实如遭雷击。
是啊他年纪太大了。历史上多少这种情况。皇帝都把太子废了。有的甚至杀了。而也有很多太子等不及造反的。
“十弟这些都是你想出来?”李承乾问
“大哥,这很好想嘛,只是你当局者迷。”
“那十弟我该如何。”李承乾问道
“首先就是改掉坏的毛病。把东宫的所有歌姬乐师都赶走。当然了玩还是要玩的。大哥我们是少年郎。少年郎应该朝气蓬勃,做事干练,不能少年老成,做事前怕狼,后怕虎,拖拖拉拉的。人不轻狂枉少年。不要在意四哥。不要在意别人。不要辜负了自己。大哥喜欢哪个姑娘咱就娶回来做妾。喜欢马咱就去驰骋。只要自己行的正就好。大哥你现在就走偏了。注意身边的人。说实话据我了解,你身边可真没什么能臣。纨绔点不怕,重要的是你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是对还是错就行。愿意了就去阿耶那帮忙处理处理政务。阿耶太累了。作为嫡长子这是你的责任。哪怕他不是皇帝,是个农户。这个时候你作为长子也应该多帮助耕地了。剩下的就等着被。早晚这些耕地都是你的。”
“而且大哥,我真想问一句。你真的想做皇帝么”李慎说完盯着李承乾
“当然想。天下谁不想做皇帝”李承乾说道
“我就不想。皇帝有什么好呢。大哥你说说”李慎问李承乾
“天下都是我。权利。财富。”李承乾激动的说
“大哥,你错了。我认为当皇帝是最不好的职业。先说权利:你问问阿耶。如今阿耶这等地位,能不能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权利。你信不信。就现在阿耶在朝堂上说废太子。立魏王。都办不到。你信与不信。”李慎嘲笑道
“不可能。为什么办不到”李承乾不信
“因为重臣都会反对。都反对这事就办不成。整不好还得留下骂名。朝堂上是斗争的地方。是各方势力争夺利益的地方。皇帝代表的只是我们李家。你信不信,阿耶明天早朝说太极宫年久失修阴暗潮湿要修缮一下。这事阿耶办不成。但是如果这事是内帑出钱群臣就不会反对的那么激烈。但言官可就各个冒出来喽。什么荒淫无道之类的就来了。所以说大哥。皇帝的权利是有限的。”
李承乾沉默了。他觉得李慎说的对。很多李世民的想法都没有通过
“那咱在说说钱。这个可是好东西。国无农不稳,国无商不富。国库的钱不是皇帝的。皇帝就靠那点地活着。这个就不用我说了。你看看阿耶过得这么节俭就知道了吧。所以当皇帝也没有钱。”李慎又说道
“而且你只看到皇帝的荣光一面。你没看到做一个皇帝的付出。阿耶早上卯时上朝。寅时就要起床。每天忙到亥时,有的时候子时才睡觉。大哥你能否坚持几十年?而且皇宫就是个监牢。皇帝只能在皇宫里。偶尔出去一趟都一堆人跟着,还有朝臣反对。你如今是太子。还可以带着人到处走走。以后你就只能在皇宫了。这皇宫就是修给皇上的监牢而已。这天下唯一说话算的地方就是皇宫。什么天下都是皇帝的。去过么。见过么。认识皇帝的人都没有认识一个县令的人多。”
“纪王的一条科举之策就已经对我们世家造成了威胁。而他要做生意肯定会跟我们冲突。他现在没有大动作我估计应该是没有出宫的原因。而且他已经在准备了。长安城南那片基本都快让他买了。包括那些山林。他肯定有什么要做。但是现在因为不能长时间出宫,所以没有做.”御史王维取分析道
做为一个皇二代,当一个闲散王爷是他的梦想。但是李慎知道要想过上他心中那种理想型的生活。肯定会有一些困难。首先就是五姓七望关陇八家。古往今来,美好生活的基础就是钱。李慎想过奢靡的生活单靠封地那点税收和俸禄可支撑不起来。所以李慎就要经商赚钱。
世家势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商业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源源不断的钱财来供养他们的子弟。所以李慎想赚钱必须要打破世家的垄断。早晚都会跟世家对上。除非李慎去封地猫着。但那不是李慎想要的生活。既然早晚要对上。那就先下手为强。
李慎想到这对李世民道“阿耶。你说的是不是取士都是世家子弟。”
李世民一愣没想到李慎也知道“是啊。这几年大多是世家子弟。只有少部分是寒门子弟。”
“阿耶,那些阅卷的官员很多都是世家的。必定有舞弊行为。”李慎说道
“朕当然知道。但参与科举的人众多。朕不可能亲自阅卷,也不是区区几个官员就可以完成的。每次科举阅卷都要几十人。这几十人里大部分都是世家勋贵官员。他们同气连枝,互相帮助。寒门考生很难出头。”李世民叹了口气。
“阿耶。如果阅卷之人不知道是谁的卷子呢。”李慎问道
“谈何容易。”李世民问
“很简单。把考生的名字籍贯用纸糊上不就行了。”李慎说道
“对啊。这个方法好。阅卷之人看不见就避免徇私舞弊。李慎,你这个法子很好。”李世民恍然道。这么简单的方法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慎本还想把后面的誉录什么的流程说出来。可看到李世民这么激动。李慎觉得还是以后慢慢再说。他自己肚子就这么点墨水。都倒处去了。以后怎么办。细水长流。
-------------------------------------
没等李慎说完李世民就走了,脸上露着笑容。他觉得李慎说的糊明肯定会给他多取一些寒门子弟。他准备明日朝堂上跟房玄龄几位重臣好好商讨一下具体操作。毕竟李慎只说了一个方法。
李慎送走李世民跟韦贵妃回到厅里。心说这个爹也太心急了吧。光糊名有啥用。
“慎儿,你今晚不应该说出糊名之事的。你这样为你阿耶献策,若是让世家知道了。必定会为难于你。五姓七望流传千年。势力遍布朝野。你这样做很可能招来世家的报复。你阿耶都要忍让。更何况你势单力薄呢。”韦贵妃很担心李慎
“母妃。我是皇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我皇室势大。我作为皇族也必将荣华富贵,若我皇室势弱,我这个皇子也没几个人看得起。这就是为何阿耶想要对付世家的原因。”李慎解释道。电视里世家被武则天杀的七零八落的。
“哎。慎儿,这些为娘怎么能不知。但我也是出身韦家。真的不希望家族破灭。”韦贵妃很惆怅。一边是家族,一边是儿子。
“母妃。不要想那么多了,以后的事谁又说的准呢。不过是一个糊名而已。对世家不是什么威胁。”李慎看韦贵妃纠结的样子有些无语。就一个糊名。怎么整的像是要灭了世家似的。根本就是不疼不痒的事。母子又聊了一会就各自休息了。
李慎回到住所后。就开始把今天跟李世民说的科举糊名流程写了下来。这个流程应该是明清时期的。电视剧里经常演。
前世李慎因为看店,闲着无聊。成天是看电视剧,刷小视频。看小说。别人怎么样不知道。但李慎自己有个习惯。每当看小说的时候总是喜欢跟着剧情。搜索一些东西。比如小说里主角酿酒赚钱。他就会去搜索酿酒方法。幻想如果自己穿越了怎么去酿酒。所以 他脑子里有不少理论知识。当然了。没有一样实践过得。但李慎相信反复实践,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肯定会成功。
-------------------------------------
两仪殿内。李世民端坐于上。下面跪坐了几人,有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王李孝恭,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户部尚书唐俭,郧国公张亮等人。
“今日有一事,想听听诸位的看法。”李世民开口道
“陛下不知是何事。”长孙无忌接道。
“科举取士已经多年。但取上来的寒门子弟寥寥无几。我大唐想要千秋万世,就要取消芥蒂。让所有的大唐百姓都可以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从中选拔更多有才之士,为朝廷所用。而如今并不是很理想。民间已经开始传朝廷科举只不过是幌子。所有的名单都是内定的。说朝廷徇私舞弊,任人唯亲。各位说说怎么解决这个事情”李世民说完看向众人
众人没想到李世民会说考场舞弊的事。其实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不说而已。谁家还没有几个亲戚呢。谁都想把自己亲戚安排到朝堂上来增加话语权。
其实在场众人也算是世家。或者跟世家有关系。除了李孝恭是皇族外。像长孙无忌本身就是大世家。房玄龄的正妻卢氏也是大世家之女。
见众人不说话。李世民知道这帮大臣也都是心存私心,哪有什么真的忠君爱国,在他们心里家族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于是直接说道:“诸公也不必费神。我这有一策,各位看行否。”
“此策为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名字籍贯等信息用纸糊上。这样阅卷官不知道是谁的卷子。就可以避免徇私舞弊。”李世民把李慎的糊名说出来后就看着众人
众人听闻不住点头。确实是一个良策。
“陛下。此策确实是一个良策。不但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徇私舞弊。还能让我大唐百姓相信朝廷取士的决心。”房玄龄率先说道
“房公所言极是。这样还可以给那些寒门士子增加信心。让更多的读书人来参加科举。”长孙无忌跟着道
“不知此策是何人所献。想来必定是个人才。”这时魏征说出了大家的疑问。
“糊名乃是我昨日去大吉殿用膳后。跟十皇子李慎闲聊时所得。不过具体还要诸公完善。”李世民语气颇为得意。毕竟众人说的良策出自自己的儿子。
“申王殿下?”
“申王李慎?”
“哦,原来出自申王殿下。听说申王自小聪慧。熟读百书。想来是陛下教子有方。”房玄龄率先奉承道。这一剂马屁拍的李世民很是受用。
“哪里,只不过是一小童的童言而已。不值一提。具体还要诸公商讨出章程才行。往后科举就用此法。并传邸报道各州县。”李世民拍板决定
众人出来两仪殿都互相看了一眼。其实他们都想反对。但没有一个站住脚的理由。说白了文人的争斗就看谁能占住大义。李世民此举是为了天下读书人,如果他们反对。不得让天下文人骂死。到时候后世还不一定怎么写他们。
“哎。这个申王啊。”长孙无忌叹了口气
“申王殿下确实聪慧”魏征说道
“赵国公,郑国公。我们还是先商讨一下具体流程吧。”唐俭在旁说道。这个事涉及到一些用品是要他户部出钱的。
李慎此刻正坐在崔家酒楼二楼的一个包间,酒楼叫云来酒楼,寓意客似云来。李慎等了一会,石头带着薛礼上楼进了包间。
“见过纪王殿下,多谢纪王出手相救。”路上薛礼问了李慎的身份
“不必多礼,来坐,不知郎君哪里人,为何落的此地”李慎对薛礼道
“王爷。在下姓薛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因家境贫寒,所以想来长安博一个前程。得了富贵好能养活妻小。
哪知到了长安,投入无门。身上盘缠又已经花完,所以准备赚些盘缠回河东老家。谁知。。。。哎。。。”想起家中妻子跟自己受苦心里一阵难受。
李慎听完心中大喜,果然是那个勇冠三军的薛仁贵啊,三箭定天山。小时候评书里常听,心中高兴于是吩咐道:“石头去让他们把最好菜都上来,还有最好的酒。”
“是王爷”石头下去办了。
“薛郎君,不知你以后有何打算。”李慎试探的问。
“不瞒王爷,在下准备去西市碰碰运气。找点活干赚点钱粮,回河东老家继续种地。我家中还有发妻等候。”薛仁贵无奈道。
这次来长安他去了好几家将军府上,只不过都被管事的打发了,本想从军可又想起家中妻子,所以决定还是回家种地吧。
“薛郎君,你这一身武艺不凡,回家种地着实有点浪费了。以你之才入伍做个将军都是绰绰有余。”李慎又夸赞道
“王爷叫我仁贵即可。我虽想从军,可如今没有战事,无法立功。只能等待,而我家中就妻子一人,在下实在放心不下。”薛仁贵道
“仁贵,不瞒你说。我很欣赏你的才华。你可愿投我门下,将来若是有机会,我定会保举你去军中建功立业。”李慎也不隐瞒
薛仁贵喜出望外,虽然他没听说过纪王的名号。但亲王就是亲王,能给亲王做事,可比当兵吃粮好多了。
虽然当兵可以立功加官进爵,但前提是能活下来,上万人冲阵,你武功在高说死就死。
所以薛仁贵听李慎想招他入门下,赶紧单膝跪地,对李慎行礼,这是效忠的礼节。
“承蒙王爷看得起,某愿意一生为王爷效力。刀山火海,忠于纪王。”薛仁贵对李慎行礼。
“好啦,坐下吧。先吃饭”李慎扶起薛仁贵。
没一会饭菜喝酒都上来了。李慎让众人都坐一起吃。原本众人不肯,不过在李慎逼迫下才都入座。
“注。史料记载薛仁贵家道中落,确实穷苦。为了转运,甚至要迁祖坟。后来他媳妇让他参军。他参军的时候都30岁了。”
李慎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这崔家酒楼的酒到底如何。刚刚听伙计说,崔家的酒都卖到全国各道去了。甚至是还有一些胡人商贾进货贩卖西域等国。崔家的生意确实不小。
崔家最有名的酒叫神仙醉。寓意神仙喝了也得喝醉。李慎打开一坛神仙醉酒香偏出,倒入碗中略微发黄。米酒都是浑浊发黄。而神仙醉只是略微发黄足以看出此酒确实不错。
李慎不会喝酒,不懂酒的好坏。于是对着薛仁贵说道:
“仁贵,你尝一尝这神仙醉如何”
薛仁贵端起碗喝了一口,回味了一下道“王爷,这神仙醉果然是好酒,酒味十足。我在东市做工的时候也经常听闻云来酒楼的神仙醉烈性十足。今日一品果真如此,难怪这酒卖的如此贵,真是物有所值。”
“你的几个哥哥哪一个如你一般这么有钱。也不知道你小小年纪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你的酒水生意每年给你带来多少的利润啊”李世民的语气嫉妒中带有惋惜。
李慎知道李世民是惦记他的酒水分红。李慎觉得不如今日挑明。免得以后还被李世民惦记便又道:“阿耶,我知你想要我酒水分红。但现在还不能给你。第一我现在缺钱。没有别的产业。以后我还要盖王府。我可不愿意出宫住十王府。第二也是对付世家的一种手段。避免他们对我。”
“看你说的,阿耶怎么会惦记你的钱呢。不过你说对付世家的手段怎么说”李世民被李慎说中心中所想有点尴尬
“他们现在都围着四哥转,我跟世家因为科举之事一直有点小恩怨。再加上这次抢了崔家的酒水生意。他们肯定会蛊惑四哥对付我。上次就是例子,他们想通过四哥诱骗我拿到制酒方法。我送大哥钱财也是让四哥知道以后别来惹我。世家知道阿耶跟大哥都想解决掉他们。所以他们就想让四哥争位。将来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如果他们再对付我。我就一直送钱给大哥。让他们也难受难受。他们也是忌惮这一点,所以现在一直风平浪静,不过以后怎么样可就不好说了。所以我要尽快积攒财富,要让他们都忌惮的财富。”李慎说出心中的想法
旁边的李承乾惊讶的看着李慎。李慎这招曲线救国法真是拿捏住了李泰跟世家。你们想争皇位,那我就给你敌人钱。有本事你们世家也玩命给魏王送钱。李慎就是这种互相伤害的打法他做梦都想不出来。而且对于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世民听了李慎的话后也是比较赞同的,李慎在朝里没有力量肯定是斗不过世家的,只能想一些别的办法,比如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这个十儿子的才智真是让他刮目相看了。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历史上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能听进去臣子的谏言。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就如现在,李慎直视跟他要一个才人。虽然李世民很喜欢。但也就是一个女人。李慎难得开一次口。当然要满足了。
所以没有犹豫的就把武媚卖给了李慎,不,应该是送给了李慎。
(谢谢喜欢老鸦嘴的福伯的催更符,今日加更一章)
李慎回到大吉殿没一会王德就把武媚送了过来。当武媚忐忑的来到李慎面前时,李慎看的都出神了,确实漂亮,不光是漂亮,给人一种勾人的感觉。
李慎觉得这就是魅惑的感觉,以前总听说千娇百媚生。李慎从来没有见过。当武媚站在他面前时他才懂得。
漂亮是有极限的,但魅惑,勾魂是没有的。难怪封神榜里面纣王被苏妲己迷惑成那样,酒池肉林的。现在这武媚才十四岁含苞待放就这样,这要是长开了那还了得。不怪后来李治那个怂包为了武媚废了皇后。
“你不用害怕,老王应该跟你说了,是我跟阿耶要的你。你也不要对我有怨恨认为耽误了你的前程。
在这后宫里如你一般姿色的女子有很多,能得到宠幸的却屈指可数。很多连阿耶的面都没见过。
李世民拿起来看了看。闻起来还挺香。这李慎还真会弄好东西。看来李慎又要发财了。
韦贵妃给李世民好好的洗了一次澡。李世民直接都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躺在床上闻着韦贵妃身上的香味心猿意马。之后之事不可言表。省略一万个字
精品阁今日不一样,以前放酒水的柜台上。摆放着几对小的木盒。而前面都摆放着一盆水。王洪福一大早就来到精品阁。本来王洪福还想宣传一下。可是李慎说不用。现在产量低,慢慢卖就行。不一会就来了几个商人。
胡飞是江南的布匹商人。这几日刚把运来的布匹卖出去准备进点酒水拉回江南道卖。正好有几个商人也是江南道的老乡。所以决定一起来进点酒水结伴回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刚进精品阁就看着柜台上摆着那么多盒子有些不解。
“王掌柜。今天这是卖什么。摆这么多盒子。”胡飞问道
“胡掌柜你今天可是来着了。今日我店推出新产品。因为产量有限就没有宣传。东家说等以后产量上去了,就会通知各个商家了。”
“哦?有新商品啊。那可得看看了”胡飞跟几个一道而来的商人好奇的上前查看
“来,胡掌柜。试试就知道。这是香皂,洗漱用的,去油去污。洗完还可以留香。以后你沐浴的时候用香皂洗身体头发又干净又好。你试试”
王洪福教胡飞怎么用。胡飞在水盆里擦点香皂开始洗手。一会胡飞的手就洗完了。看着自己变白的手。把手凑到鼻子底下有闻了闻。
“好东西啊。王掌柜你这个拿货多少钱。”胡飞一下就想到这个事好东西肯定赚钱
“胡掌柜。目前因为产量问题,数量有限。我们东西说了都是零售价。而且好几种样式功能,价格不一”王洪福解释道
“还有别的样式功能?”胡飞问道
“这种香皂是普通的,不添加香味的。五百文,这种事添加香味的三惯钱,这种是杀虱子的,像你经常浑身痒头发痒有虱子就用这中。两惯钱,每七天用一两次就可以。这种叫肥皂是洗衣服被褥用的。这种叫除虱肥皂。就是把衣物被褥什么的浸泡一段时间再洗。可以杀虫除虱。这个也是两惯钱一块。还有这种带香味的除虱肥皂五惯钱一块。”
“真不便宜啊。”
“是啊,价格是贵了点”
几个人议论。王洪福说道。“几位,目前产量低所以价格贵,主要是卖给达官贵人,世家望族。当地的乡绅地主的。百姓肯定是买不起。不过等以后产量上去了就会降价了。要不你们等等?”
“等你们降价别人不也都知道了么。贵点就贵点。一样给我十块。那个香皂给我二十块”胡飞说道
“胡兄说的对。我一样也要十块”
“我只要香皂我要三十块”
几个人开始购买。之后又有商人听闻后来买。反倒是散客不多。不到一上午就销售一空。李慎下午就知道了消息。但没办法。他院子里已经在做了。每天也就几百块。他也郁闷,这个时代的猪身上的肥油太少了。都是廋肉。他听人说,一头猪也就一百斤左右。这么瘦难怪没肥肉啊。李慎又考虑是不是也开始养猪。或者让村民养猪自己收购。
李慎做香皂当然要孝敬李世民了。不光李世民。整个后宫所有的妃嫔都得送。当然不是李慎送。都是韦贵妃给送,收买一下人心嘛。四妃九嫔都是韦贵妃亲自送去。剩下的就是安排大吉殿的女官挨个给送,每人每样一块。
“对啊。阿耶。其实这就是价值。这件如果是普通衣服。我也能卖出最少五百惯。如果是阿耶的龙袍。我觉得价值万贯。”李慎说道
听到李慎这般说,李世民总算消气了。“那你继续说”
“咱们在说着食,粮食这东西。都是百姓种出来的。除了地租纳税。也没什么成本。你卖5文一斗也行。10文一斗也行。遇到灾年。粮食减产。价格就贵。可是成本一样的。”李慎又说道粮食。这个时候种地种子什么的都是自己留出来。也不用上化肥。都是靠天吃饭。所以就靠劳动力。
“住就更不用说了。东市的就贵 。西市就便宜。所以阿耶。这就是价值。供求关系。买多卖少。价格就贵。买少卖多价格就便宜。物以稀为贵。”李慎给李世民简单了普及一下在后世烂大街的初级经营经验
“可作为皇子。行商贾低贱之道,有失皇家颜面。”李世民对李慎说道
“阿耶。你也认为士农工商么?”李慎反问
“士农工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商都是贱籍”李世民回答。
“石头,出去守着。”李慎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看李慎如此,就知道李慎有事要说,不想传出去。于是抬头看了王德一眼,王德马上会意,让跟来的宫女太监都出去,李安也走到门口。
李世民对李慎说道“说吧。不会有人知道”
“啊耶。士农工商最早是指的是军士,农民。工匠。商人。没有读书人,而且最早是为了方便国家管理才分出来的四民之说。
没有高低贵贱。后来儒家独大,读书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才把士改为儒士入士仕途。我李家是皇族,这天下都是我们李家的
。什么士农工商都是我李家的臣民。在帝王眼里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谁为我李唐万世基业做贡献,那他就是我李家的贵人。
读书人为了抬高身份把儒学的地位已经神话了。孔子的学说是教化世人要做人的道理而已。可现在读书人却变成了权利财富的工具。
世家因为霸占朝堂就是读书少。少就值钱。那我们就让他不值钱。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读书。儒学排斥其他学说。就跟宗教排斥其他宗教是一样的。”
“阿耶,我们皇族人其实没必要学那些高深的儒学。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就够了。百姓没读过书,难道百姓不知道孝道,不知道礼节么?”李慎说道就不说了。其实他的知识面也不大。都是后世从网络媒体上接触的,再加上他好歹也读了十几年书了。可再高深的他就不懂了。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李慎说的这些基本他都懂。只是他也是受儒家教育的。而且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有了惯性思维。他没想到李慎却理解的这么透彻。是啊。我们是皇家。大唐都是我们家的,人也是我们家的。对于皇帝来说都是民。
韦贵妃担心的看着李慎。他不明白一直低调的儿子为什么今日会说这种话。这是得罪了读书人啊。
“哎。如果你大哥也能跟你一样想法就好了。最近言官一直都在弹劾太子。而你大哥最近确实胡闹了些。声色犬马,如今我安排朝中重臣去教导。
但收获甚微。整天在太子府里胡闹。如果他有你这般见解我也不用这么操心了。”李世民又想到了李承乾。历史改变没有因为长孙皇后没死而改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