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煜帝陆无瑶的其他类型小说《煜帝陆无瑶的小说遇见昏君后,我选择摆烂》,由网络作家“粉墨丹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陛下!南燕城五个县城常年来涝灾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每月因此丧命的百姓连马车都拉不下,臣恳请陛下体恤民情,立即开国库下拨银钱援助南燕,再让工部官员及时前往南燕五个县城替百姓们疏通河堤水坝,解救南燕城百姓于危难之中!”大盛早朝之上,工部尚书站出来,言辞恳切道。等他说完,旁的官员陆续站出来上奏。“陛下!北衍城三县的农耕近年来遭受蝗灾侵害,百姓们年年颗粒无收,臣恳请陛下减免税收,给百姓们一条活路...”户部尚书上奏。“陛下!西南最近突发瘟疫,百姓们死亡近千人,情态十分严重,臣...”吏部尚书还未将话说完,就看到坐在上首的帝王脸色阴沉,眉眼间散发着浓浓怒意。他连忙吓得闭上嘴,埋头默默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其余两位...
《煜帝陆无瑶的小说遇见昏君后,我选择摆烂》精彩片段
“陛下!南燕城五个县城常年来涝灾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不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每月因此丧命的百姓连马车都拉不下,臣恳请陛下体恤民情,立即开国库下拨银钱援助南燕,再让工部官员及时前往南燕五个县城替百姓们疏通河堤水坝,解救南燕城百姓于危难之中!”大盛早朝之上,工部尚书站出来,言辞恳切道。
等他说完,旁的官员陆续站出来上奏。
“陛下!北衍城三县的农耕近年来遭受蝗灾侵害,百姓们年年颗粒无收,臣恳请陛下减免税收,给百姓们一条活路...”户部尚书上奏。
“陛下!西南最近突发瘟疫,百姓们死亡近千人,情态十分严重,臣...”吏部尚书还未将话说完,就看到坐在上首的帝王脸色阴沉,眉眼间散发着浓浓怒意。
他连忙吓得闭上嘴,埋头默默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其余两位见状,也连忙站回了队列之中。
帝王之怒可不是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能担待得住的。
而眼前这一幕,已经让半月前通过每三年一次的科考,入朝为官的陆无瑶见怪不怪了。
因为今日这些话,她基本在每日的早朝上都能听到。
且每次都是以上首的昏君大发雷霆,对着底下的众官员怒骂一通,再拿几个话多,不识抬举的官员打入天牢震震帝威的结局收场。
没错,如今这位大盛陛下对国家大事与天下百姓死活置于不顾,一心沉迷于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是个当之无愧的昏聩之君。
不过说他是个足足的昏君吧。
倒也还不算。
当年这位刚刚登基,便颁布了一道史无前例的圣令。
大盛女子不论家世,只要此人才学兼备,皆可如男儿一般通过科考,入朝为官。
并且女子为官的各待遇与大盛朝臣一视同仁。
若没有这条圣令,她陆无瑶一个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哪里能凭借自身的才学成为了大盛第一位女官。
大盛国初创以来,的确有过一片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大好景象。
可还没繁荣几年,上首这位就沉迷上了炼丹,追求世间能让他长生不老的奇药。
大盛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从此开始。
明君也从此变成了一个昏聩无比的大昏君。
每日早朝,诸位大臣们都会站出来苦口婆心对大昏君劝说一番。
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劝说,有天能出现奇迹,让当年那位明君帝王清醒过来。
可想象与现实永远相反,刚开始昏君还能听进些劝谏,可时日渐长,昏君不仅不知收敛,反倒愈发张狂行事,因劝谏而被处置的官员更是日益剧增,如今朝堂之上还敢劝谏之人,大多都是朝中重臣,哪怕如此也是冒着巨大的性命之忧。
“诸卿日日都同朕说同样的话,就不觉着腻么?”坐在上首怒不自威的年轻煜帝,剑眉紧蹙,沉着脸看向底下众臣。
“陛下!方才臣等所言皆是如今大盛存在的重大隐患,如若陛下再不下旨解决,恐怕大盛不日就会大厦将倾,还请陛下三思啊!”工部尚书再次冒着天威出面劝说。
煜帝硬朗的五官冷凝下来,冷声道:“工部尚书这是故意诅咒朕,诅咒朕的大盛么?”
工部尚书脸色大变,急忙跪下解释:“臣惶恐,还请陛下明鉴,臣所言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可在朕听来,你就是这个意思,来人!工部尚书诅咒朕的大盛早亡,将他拖下去杖责五十大板,再押入天牢自省十日。”煜帝语气冷漠道。
眼见殿外进来两名将士要将工部尚书拖下去。
这时,大盛百官之首冯丞相立即出列阻止,“陛下不可,工部尚书自上位以来为大盛鞠躬尽瘁,带领工部官员在大盛各地建筑河堤水坝,为我国百姓做出了不少贡献,如此忠臣陛下怎可说罚就罚?”
自从煜帝沉迷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朝中事务便都交由冯丞相和煜帝的胞弟摄政王处理。
见冯丞相站出来替工部尚书求情,煜帝眉眼愈发阴沉。
“怎么?丞相以为能替朕管理朝中事务,如今还能左右朕的决定了?”
冯丞相连忙拱手道:“臣不敢,臣只是不希望陛下为了此事动怒,伤了您自个的身子。”
他方才站出来已经引起了陛下不满。
如若再替工部尚书说话,只会让此事适得其反。
煜帝平日注重养生,追求长生不老,对自己龙体的情况最是看重。
如今听到冯丞相的话,连忙让内侍拿来了一颗药丸服下。
片刻之后,脸上的怒气消散了不少。
“既然丞相不敢,那便不要左右朕的决定。南燕五个县城常年遭受涝灾侵害,百姓无家可归,这难道不是他工部尚书的重大失职?”
“工部每次来向朕讨要银钱,朕哪次没下拨给他们?可如今他们回馈给朕的是什么?连这些小事都办不好,丞相说说朕要他有何用?”煜帝语气森然,冷眸扫了眼跪在底下发颤的工部尚书。
冯丞相听到这话,真不知该怎么吐槽上首的煜帝。
工部问陛下要钱,陛下的确给了,可每次给得那点银钱,就刚好够工部官员们一个来回的路费。
人还没到,手里的银钱就没了,这工部尚书能把事情办好才怪。
跪在地上的工部尚书也是一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模样。
煜帝见底下的官员个个默不作声,心里瞬间舒畅了许多。
“如今冯丞相替你求情,那朕就看在他的面子上对你宽恕处理,将五十大板改成三十大板,再罚你在天牢自省三日,下次若再拿这些事情来烦朕,你头顶这顶乌纱帽也就不必戴了。”煜帝大手一挥,随即看向底下众臣,“诸卿可有异议?”
此话一出,早朝上一片噤若寒蝉。
煜帝脸上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淡淡道:“今日早朝就上到这,诸卿退朝吧。”
就在这时。
“呸!昏君!你这个大昏君!”
原本安静的早朝之上突然被这一道尖锐清脆的骂声打破。
众臣满脸不可思议地朝骂声的主人望去。
只见大臣队列中一个娇小的身影站了出来,双手叉腰对着上首的煜帝一顿怒骂。
“堂堂一国之君,竟不将国家兴荣和百姓安危放在首位,却一心沉迷炼丹追求遥不可及的长生不老,你可知你炼一颗丹药的银钱,足足够一整座城的百姓生活一辈子?”
陆无瑶的宅邸买在城南的平水巷。
是个一进一出的小宅,家中就一个管家和嬷嬷。
听到外头的木门被人敲响,赵管家连忙跑出去开门。
见到陆无瑶一身脏兮兮地回来了。
赵管家顿时喜极而泣,里头忙活的海嬷嬷也闻声跑了出来。
“姑娘您终于回来了,老奴还以为您....”海嬷嬷哭得泪如雨下。
赵官家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得陆无瑶不知道该嫌弃还是感动。
“好了好了,先进去说话。”
等陆无瑶沐浴洗漱出来,海嬷嬷已经做好了桌子饭菜摆在了大厅的桌上。
她来到桌前坐下,二话不说就开始干饭。
足足干完了两碗米饭,一盘红烧肉,两盘青菜,她才心满意足地擦了擦嘴,将这三日发生的事情跟赵管事还有海嬷嬷述说了一遍。
讲述过程中,赵管事和海嬷嬷听得那叫一个胆战心惊,惊心动魄。
却又十分心疼他们家姑娘。
听到陛下要派陆无瑶前往南燕城救援百姓, 他们二人知道这是当今陛下给他们家大人将功赎罪的机会。
“那老奴也陪着姑娘去,在路上也好照顾姑娘。”海嬷嬷连忙道。
她家姑娘一个女孩子家家,去那么远的地方出行,她很不放心。
赵管家也赞同,他留下守家,海嬷嬷负责去照顾姑娘。
陆无瑶摇了摇头道:“海嬷嬷年纪大了,经不住长途跋涉,你们放心,我此行是替朝廷做事,路上安全得很。”
“不行,老奴还是不放心,姑娘还是让老奴跟着您一块去吧。”海嬷嬷坚持道。
她家姑娘从小就是一个孤儿,幸运得是在她六岁那年,被已经逝世的老爷好心收养。
她们老爷年轻时是个秀才,后来因为家境贫寒,又遇上家中父母重病,没能继续读书,回镇上当了个夫子。
自从收养了姑娘,老爷便将自己所知晓的知识都传授给了她。
姑娘自小就聪慧,老爷教的那些,她都能立马学会。
后来一路读书考试,终于通过科考入朝为官。
原以为她家姑娘前途一片光明,可谁成想这世道不公,竟让大人遇上了一位昏君。
如今姑娘要去如此远的地方替陛下做事,她怎能放心。
“海嬷嬷你想想你若真的跟我去了,要是受不住颠簸,病了什么的,我还得反过来照顾你。你何不用这功夫给我多备些吃食,这一路去有好吃的陪着,你家姑娘还有什么苦受的?”陆无瑶笑着拍了拍海嬷嬷的手。
海嬷嬷仔细想了想,觉着姑娘说得很有道理。
随即连忙起身去替陆无瑶收拾行李去了。
陆无瑶这三日待在地牢,虽没受什么苦,但也没睡上一个好觉。
见赵管家和海嬷嬷各忙各的去了,她便回房打算好好补个觉。
御书房,煜帝听完刘公公的回话,整张脸黑到了极致。
气得将案桌上的奏折通通扫落在地。
“很好!连朕的圣旨她都敢不跪!还让你传这种大逆不道之言!”煜帝气得来回踱步,却又拿陆无瑶无可奈何。
纵观朝野,还没有人敢对他这个君主这般放肆。
她一个小小侍郎,竟敢屡次辱骂他是昏君?
她是有几条命给了她胆子!
站在一旁的刘公公魂都快吓飞了。
方才才被陆大人吓得半死,如今又要承受陛下的怒火。
他这把老骨头何德何能啊!
煜帝终究是强忍下了想将陆无瑶千刀万剐的杀意。
此次前去南燕面临的困境,连工部尚书去了好几趟都没能解决。
她一个礼部侍郎更不可能办好。
他就等着这逆女子回来那日,顺理成章治她一个失职之罪。
两日后,陆无瑶随工部尚书和一众官员启程前往南燕城。
这一路同行的几个官员都在私下小声议论。
这陆侍郎一个礼部官员,对于修理河堤水坝的知识一窍不通,陛下把她派去南燕城能做什么事?
但他们身为臣子,自然不敢质疑陛下的旨意。
就想着等到了南燕城,直接安排陆无瑶去安抚当地的百姓,莫来干扰他们干正事。
“各位大人躲在这聊什么呢?可是也觉得昏君派本官去南燕城就是个昏招啊?”几位官员议论得认真,陆无瑶身形娇小,穿着宽大的官袍凑上去,他们也未曾发现。
“陆大人!你胡说什么呢!饭可以乱吃,这话可不能乱说,我们可从来没有说过陛下是昏君!”几位官员闻言,面色瞬间一惊,连忙吓得慌忙摆手。
这陆侍郎也是够了,这一路上她说十句话,有九句都是在骂当今陛下是昏君。
他们几个都不敢同她讲话。
生怕还没回京,这脑袋和九族就保不住了。
这会趁着下马车休息,躲在草丛边聊几句,这陆侍郎竟然还上前偷听。
这真是......
陆无瑶见他们一个个胆小如鼠,吓得不行,都无语了。
要吐槽昏君就大声吐槽啊,躲起来说有啥意思。
唉,还是继续靠在大树下吃海嬷嬷给她带得瓜果有意思。
花费十日时间,一行人的马车终于到了南燕境内。
这一路上,陆无瑶看到了不少被涝灾害得流离失所,饿得瘦骨嶙峋的老百姓。
其中还有不少妇人抱着孩子痛哭。
痛哭中还夹杂着不少百姓们怒骂朝廷官员的话语,十分难听入耳。
往日繁华的南燕城街道,如今是一片狼藉,处处透露着荒凉。
街道上更是连一个来往的人都没有。
望着这一幕,陆无瑶在心里把昏君怒骂了上百遍。
她就应该让昏君亲自来看看,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
而以往繁华的街道如今因涝灾又变成了什么模样。
最重要的是造成这一切的人都是他这个罪魁祸首。
工部尚书带着一众官员和陆无瑶在当地知府安排的宅子里安住下来。
明日一早便准备前往南燕城各个地方查看水坝河堤的情况。
夜里,陆无瑶闭上眼睛躺在床上,脑海里出现得都是白日里在城外看到的那些画面。
南燕城地势低,加上常年雨水多,时常就会发生涝灾。
每次发生涝灾,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老百姓。
别说安身之所了,就连东西都吃不上。
而昏君却对此放之不理,任由南燕这么多百姓日日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陆无瑶越想越气。
若现在昏君在她面前,她定要骂他个狗血淋头。
大盛唯一一个敢于痛斥陛下的忠臣,如今却要被陛下处置了。
朝中部分大臣不免为此感到深深地惋惜。
亏他们当时还以为陛下要给陆侍郎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是真的饶过她。
也以为陛下从此能听得进他们大臣的劝谏之言。
可后来等他们回去后就立即琢磨明白了,南燕水患要想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朝中上下谁人不知,工部这些年办了这么久,都没能将此事解决好。
当中除了银子不够之外,还有一个令工部感到困扰的问题,南燕水坝河堤年久失修,是造成当地涝灾的一大重要隐患。
要想真正抵御南燕的涝灾,就必须想出一个重建水坝,能够抵御涝灾的治理方案。
可这些年工部的官员讨论了这么久,也没能讨论出一个好的方法。
陛下因此还曾说过,只要工部能想出一个彻底解决水患的方案,日后工部要得银子他都会给足。
没想出来之前,银子的事就别想了。
陛下的话令工部官员更觉头疼,但也无可奈何。
这次陛下派一个礼部官员同行,只要不蠢得都已经猜出了陛下的真正用意。
朝中有大臣惋惜,但也有大臣一副幸灾乐祸,等着看戏的模样。
一个新上任的礼部官员竟敢在早朝上辱骂陛下,若朝中再多几个像她这样的大臣,那陛下这一国君主的威严何在?
况且陛下往日连他们委婉的劝谏都没耐心听进去。
这逆臣以为她指着陛下骂几句,陛下就真的能幡然醒悟了?
年轻人呐还是太年轻了。
在他们看来,陆无瑶就是个没脑子,莽撞粗俗的逆臣。
即使这次真的被陛下处死,那也是她自作自受。
当然陆无瑶之前在早朝上痛骂煜帝,倒是收获了朝中不少武将官员的敬佩。
他们身为武将就喜欢这种直来直去,敢说敢言的文臣。
那次早朝听见陆无瑶指着陛下痛骂,他们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
朝中这些文臣明明比他们武将有口才,有才学,却一个个都像个缩头乌龟一样躲着。
这浑身的胆量还不如一个新上任的年轻官员。
朝中大臣们怀着各自的心思走出了大殿。
在出宫的路上,正好看到了内侍带着进宫复命的工部尚书一行人。
同僚之间见面相互微笑点头,可大臣们在看到工部尚书旁边的陆无瑶时,眼中含着各种各样的情绪。
有惋惜,有幸灾乐祸,也有爱慕能助...
这一幕看得陆无瑶一脸不明所以。
好端端地大家用看将死之人的眼神看她做甚?
工部尚书和几位同僚寒暄几句后,便跟着陆无瑶一起进宫面圣了。
御书房,煜帝一袭墨金龙袍端坐在案桌前,修长白哲的手拿着御用笔正批改着今日的“奏折”。
所谓的奏折并不是朝中大臣们上奏的折子,而是煜帝早些年派出去寻丹药和世间奇珍异宝的暗卫上奏回来的信封。
在看完最后一本后,煜帝原本冷凝的眸子终于上扬起来。
下月需要的奇药已经寻到,他又能继续炼制丹药了。
这时,满脸笑意地刘公公带着工部尚书和陆无瑶走了进来。
“陛下,工部尚书和陆侍郎到了。”
煜帝闻言,放下手中御笔,狭长地双眸朝底下看去。
“微臣参见陛下!”工部尚书上前行礼,而旁边的陆无瑶直挺挺地站着,一动不动。
工部尚书见状,吓得连忙扯了扯了她的袍袖,疯狂对她使眼色。
下首的刘公公更是急得脸都红了。
一会看看上首面沉如水的煜帝,一会看看底下还站得笔直得陆无瑶。
心脏都快要蹦出来了。
我嘞个姑奶奶耶,在圣旨面前不跪就算了,这在正主面前还不跪,你这小脑袋瓜儿可不得移位啊!
你移位就算了,可别把杂家和工部尚书得脑袋带着一块移了!
陆无瑶淡定地把袖子从工部尚书得手中抽回来,面无表情道:“尚书大人莫扯了,要本官跪昏君,除非天塌了。”
工部尚书:“!!”
刘公公:“!!”
昏君二字你是当顺口溜说啊!
“放肆!竟敢在陛下面前大逆不道,还不跪下请罪!”刘公公回过神,连忙怒斥一声。
煜帝盯着底下那张杏脸桃腮,却带着威武不屈地小脸,狭长的双眸愈发阴沉。
就在刘公公和工部尚书吓得冷汗都快出来的时候,殿内响起了一道低沉而又冷酷的嗓音。
“朕念陆侍郎是女子,一路长途跋涉,实在辛苦,便赐你站着回话。”
陆无瑶小脸微愣,下意识朝上首的煜帝看去。
这才外出出差一趟,昏君都知道关爱大臣辛苦了?
这话听起来倒有几分明君的味道。
看来上次她痛骂的那些话还算有点作用。
煜帝表面一片平静,实则内心却对底下不肯下跪的陆无瑶恨得咬牙切齿。
逆女子外出一趟,胆子是愈发大了,回京面圣也敢不跪朕,待会朕治你一个办差不利的罪责,看你还如何嘴硬。
听到煜帝准许陆无瑶不下跪的话,刘公公和底下的工部尚书都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这跟陆侍郎一块见陛下,都得带着随时小命不保的风险。
“陛下!此次微臣和陆侍郎回来,有一件重大事情要和陛下说!”工部尚书言语里带着激动。
可在煜帝听来,定是又来问他讨要银子的。
“朕说过工部只有把南燕的水患彻底治理好了,朕才会考虑拨银子给你们,而如今你们外出一个月,连一个好消息都没传回京城,工部尚书还有脸问朕要银子?”煜帝沉声道。
“陛...”
“行了,这次南燕水患是朕给与你同行的陆侍郎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治理水患一事理应由她来向朕回话。”煜帝冷冷地打断了工部尚书的话,将视线转向了陆无瑶。
浪费一个月时间,什么消息都没传回来,他倒要看看这逆女子要如何向他回话。
工部尚书一听煜帝要让陆无瑶回话,方才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
在心中祈求着陆无瑶不要再说那两个大逆不道的字。
“本官与你无话可说,原本本官就没想活,是陛下硬要给本官这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如今本官回来了,你该如何处置本官就如何处置!”陆无瑶一脸不屑,仰头直视煜帝。
刘公公、工部尚书:天塌了!!
陆无瑶是没骂昏君,可在工部尚书和刘公公看来,这些话比骂昏君还要严重。
他们从来没见过上赶着求死的大臣。
今天真的是大开眼界!
上首的煜帝脸黑如墨,浑身散发着帝王之怒,瞧着让人发颤。
剑眉下狭长的双眸更是布满阴鸷,仿佛下一秒就要将底下的陆无瑶杀死。
“玉米种子?”陆无瑶惊讶出声。
虽然不是银子,但这个奖励也很不错。
在这里若是能研制出玉米种子,对天下百姓来说又是一大喜事。
此去北衍城她就可以研制出来试用。
“请宿主选择以下选项来领取这份详细图纸。选项一:请宿主剃光自己的头发,选项二:进宫勾引这个世界的君主,让他为你迷昏颠倒,爱得死去活来,选项三:前往北衍城的途中让黑将暗卫首领青羽为你流下一滴感动得眼泪,请宿主选择以下选项!”
陆无瑶:“.......”
她身为堂堂大盛朝堂的女官,让她剃成个光头,她日后还如何上朝,外出见人?
还有这条让她去勾引,随时都能用眼神杀死她,对她恨得牙痒痒的昏君,让他对自己爱得迷昏颠倒,死去活来?
不好意思,她是人,不是神。
而且让她一个大忠臣去勾引昏君,简直比杀了她还难受。
不对,简直比想死却死不成还要难受。
还有这第三个选项,什么让铁面青羽为她留下一滴感动得眼泪,依照她现在和青羽剑拔弩张的关系,这让她比登天还难吧!
反正她是无法想象青羽那种嚣张的人会为她留下一滴感动的眼泪,会是什么样子。
“统,你就不能加个选项规定让我在多少天之内吃完多少零食么?”陆无瑶抱着一丝期望问系统。
系统:“宿主,不好意思哦,这都是主系统设定的,我无法更改。”
陆无瑶:“可臣妾做不到啊!!”
系统:“请宿主尽快选择,时间一过,本系统将自动替您随机挑选一项选项。”
陆无瑶满脸生无可恋,摆在她面前的这三项选择她哪个都不想选。
终于在系统的倒计时下,她被逼无奈得选择了第三个选项。
前往北衍城的途中让黑将暗卫首领青羽为你流下一滴感动得眼泪。
“恭喜宿主,触发支线任务拯救北衍城蝗灾,请宿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此任务,宿主放心,本系统随时会提醒您时间的。”
陆无瑶:我哪里是宿主啊,就是个牛马。
“你们这个系统的设计也太坑了,明明是发放给宿主的奖励,却还要宿主完成一个选项才能领取!”
“上次那十万斤粮食,就饿了我三天三夜,还饿晕过去了。”陆无瑶都无语了。
系统:“谁说不是呢,这都是那个铁公鸡主系统设定的坑人规则,宿主你就忍忍吧,等你完成主线任务的那天,我争取干掉主系统,重新制作一套完美有人性化的规则出来。”
陆无瑶:“........”
你自己都是个打工系统,还能有实力干掉你的老板主系统?
陆无瑶懒得再听系统给她画大饼,直接心累得躺下就这么睡了过去。
次日。
听到外头鸡鸣声响起,陆无瑶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有气无力地穿好了衣裳。
一想到这一路还带着让铁面青羽为她流下一滴伤心得眼泪的任务,她就觉得无比心累。
人家还记着她喊他青公公的仇呢。
不跟她作对都算好了,怎么可能让他感动到流泪啊。
直到和海嬷嬷他们告完别,坐上工部尚书来接她的马车,陆无瑶都在绞尽脑汁想着这事。
青羽骑着骏马慢悠悠走在后头,对早上坐在马车里的某人一步三回头对他发笑的事,感到很莫名其妙。
他深刻怀疑某人早上的笑是不怀好意,只怕这一路上又会想法子整他。
次日清早。
工部尚书同几位官员吃完早饭,就各自分成两人一队,分别前往每个县城有河堤水坝的地方查看情况。
这些人里没人敢跟陆无瑶组队,都担心再听到她那些大逆不道之言牵连上自身。
没办法,工部尚书主动站出来,带上陆无瑶一块前往。
南燕城里分为五个县城,工部尚书和陆无瑶去的是最远的恭和县。
坐马车过去需要一个时辰。
去往恭和县的途中,陆无瑶再次看到了不少流离颠沛的百姓。
这一路上,她心情格外沉重。
原来眼见比耳听更为真实。
到了恭和县下了马车,陆无瑶跟着工部尚书径直前往当地的河堤水坝勘察。
陆无瑶在这里虽是个礼部侍郎,但她本质上还是个二十世纪的现代人。
对于常年发生涝灾水患的地方,她还是了解一些问题的。
但在检查过程中,工部尚书全程没有说话,只埋头检查。
她也就默不作声地陪同,担心打扰了人家。
而工部尚书不说话的缘由是觉得旁边的陆无瑶又不懂这些建筑的原理构造。
他即使与她说了也跟听天书一样听不懂。
还不如赶紧将检查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回去再和那几个工部的官员一起讨论。
一直到了申时,陆无瑶才和工部尚书回到了南燕城内。
其余几位官员去得县城比较近,早早就回来在住的宅子里的大厅等着了。
“连尚书,我们几个已经将水坝河堤出现的问题记录在册了。”其中一个官员将册子交给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接过册子坐下,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解决办法。
就在这时,陆无瑶突然开口道:“诸位大人,本官想问上一句,我们此次来南燕城救援百姓,京城的昏君给我们拨下了多少银钱?”
要想解决南燕城现在面临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银子到位。
银子不够,做什么都是徒劳。
上次她将昏君狠狠骂了一遍,也不知出手有没有变大方。
听到陆无瑶问起银钱的事,工部尚书和其他几位官员脸色微变,眉眼不禁涌出忧愁。
虽说这次出行,陛下给的银子比以往要多了不少。
可这些银子只怕也是远远不够援助南燕百姓的。
“陛下给了我们六十万两...”工部尚书这话说得很没底气。
“才六十万两?你没同本官说笑吧?”陆无瑶惊讶一声。
南燕城五个县城的水坝河堤如今都出现了问题。
若是要重修建筑,还要买建筑材料请工匠。
水坝问题严重的,修好就得上百万两了。
而且还单单不止这些,他们还需要安顿好因涝灾流离失所的百姓。
南燕城的百姓整整几十万,吃食住宿哪个不需要大量银子?
这昏君就给了六十万两,就要他们来解决这些费钱的问题。
他是在想屁吃呢。
“我呸!昏君,昏君...”陆无瑶一言不合就在大厅开骂,工部尚书和几位官员听了瞬间脸色大变。
“陆大人陆大人,快住嘴吧,陛下这次给我们的银钱已经比以往要多多了,剩下得我们自己想办法。”工部尚书连忙劝说。
陆无瑶被这话惊到了。
敢情他们不是在替大盛办事,替昏君办事,是在替他们自己办事?
这么点银钱办好这么多事,当他们是仙人,挥挥手事情就办好了。
水坝河堤恢复原样,百姓们有家有吃的了。
这就只有昏君才能做出来的事。
“那你们打算想什么办法?如今南燕城遍布都是受苦受难的百姓,富商都已经跑了,我们上哪去凑钱?况且这银钱还不是一点。”陆无瑶沉声问。
她也不是在为难他们,实在是银钱的问题就摆在眼前。
若是没有解决办法,此行的意义何在?
几位官员面面相觑,工部尚书一脸愁眉苦脸。
还能如何,他们也只能尽力而为。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其余的他们也没办法解决。
若是能解决,南燕城早就不是如今这般荒凉景象了。
“我们暂时不谈论这个,先来说说各个县城河堤水坝出现的问题。”工部尚书转移话题道。
几位官员刚准备述说今日检查出来的问题。
就听到末尾传来一道女声,“还有什么可谈论的,这里常年发生涝灾,水患,无非就是存在那么几个问题。”
闻言,工部侍郎就准备呵斥陆无瑶太过自作聪明,一个礼部侍郎又不懂关于水坝河堤的建设。
她有什么资格在他们专业的工部官员面前指指点点。
然而下一瞬却听陆无瑶接着往下道:“在本官看来,南燕城常年涝灾不断,要么是每次涨水水位超过了当地水坝承载的承重力,水坝承受不住,由此出现损坏。”
“要么是河堤水坝出现隐患问题,没能及时得到修缮,长此以往,两者建筑逐渐老化,必然会出现损坏或是渗漏现象。”
“当然还有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当年负责建筑河堤水坝的官员,将两者的建筑设计设计得不合理,这才以至于每发一次洪水,水坝就会决口,河堤就会出现堵塞,造成了南燕城常年的涝灾忧患,害苦了当地百姓。”
陆无瑶背着手站在大厅中间,把南燕城常年发生涝灾,在她看来存在的几大问题清晰地指了出来。
在座几位官员的表情直接从开始的不屑一顾转变了目瞪口呆。
就一个新上任才十几岁出头的一个礼部官员,今日第一次去查看水坝,一回来就能将他们工部查看了许久才发现的忧患问题,三两下就被她给总结出来了?
几位官员觉得不可思议,工部尚书更加难以置信。
“这...陆大人是如何懂得这其中原理的?”工部侍郎连忙站起来问道。
陆无瑶看向他随口道:“平日在家闲来无事,自个儿看古书琢磨出来的。”
她一个女子竟还能将建筑类的原理通过平日自学琢磨出来?
几位工部官员很是惊讶。
他们这些当初能被选入工部做官,除了通过科考,还要通过层层技术和实践经验选拔才能正式进入工部为官。
每一位工部官员都需积累不少治理经验,通晓各项水利工程,道理修建等各方面的原理知识。
他们能坐上今日这个位置实属不易。
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可如今竟横空出现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女官,将他们需要花费多年才能学牢的建筑知识,直接通过自学琢磨就犀利地指出发生涝灾的隐患问题所在。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此时此刻的工部尚书瞬间对陆无瑶的看法大为改观。
他之前还觉得她就是个冲动莽撞,胆大包天在早朝上辱骂陛下的逆臣。
连陛下派她一起来南燕城,他同几位工部官员都觉得很不理解。
可现在他觉得自己好像看岔了人。
然而工部尚书和其他几位官员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的陆无瑶只会让他们更为震惊,甚至觉得羞愧不如。
次日。
陆无瑶总算是熬过了这段对她来说漫长且艰难痛苦的白天与黑夜。
她终于能胡吃海喝,将这三日落下的吃食给补上了。
这边工部尚书和其他官员来到前厅刚准备坐下用早饭。
还没来得及动筷,他们就瞧见一个娇小的身影闪现到了桌前。
“吭哧吭哧...嗯...本官从来没觉得这白面馒头居然这么好吃...还有这菜粥...咕噜咕噜,胡饼,糕点...好吃好吃...”陆无瑶现在恨不得自己长了十张嘴敞开了吃。
这一张嘴吃起来还是太慢了。
对面的工部尚书和几位官员目瞪口呆,拿着筷子的手举在半空一动不动。
没记错的话他们好像才一晚上没吃东西吧。
可怎么瞧着陆大人这副胡吃海喝的样子,就跟那百八十年没吃过东西的山顶野人一样?
“各位大人看着本官做什么,快吃呀,再不吃早饭都凉了。”陆无瑶边说边又拿起一个白面馒头啃着。
工部尚书不免感叹一声,“果然还是年轻好啊,陆大人昨日还一脸虚弱,今日就能大吃大喝了。”
“陆大人吃慢些,小心噎着了。”工部侍郎关切道。
陆无瑶胡乱点头,她这会只想赶紧填饱自己早已饿扁的肚子,没嘴跟他们说话。
几位官员轻笑几声,准备动筷吃早饭,可低头却发现饭桌上就只剩下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个胡饼,那一大盆菜粥更是一滴不剩。
他们不约而同看向了对面恨不得将头埋进粥碗里的陆无瑶,随即听工部尚书道:“陆大人年纪小,许是还在长个子,我们几个老家伙将就吃点,等午饭时再多吃些。”
几位官员只好点了点头,将白面馒头和胡饼掰开各自分了点吃。
这依照陆大人长个子的食量,他们几个后面不会经常吃不饱早饭吧。
虽说他们不用再长个子,可年纪大了也经不住饿呀。
陆无瑶一顿饱餐下来,瞬间觉得浑身舒畅,连精神气儿都回来了。
可在她看到对面几位官员各自拿着一小半馒头吃着,才反应过来她方才吃得太忘乎所以,好像忘记帮他们留点了。
但这也不能怪她,三天三夜没吃东西,是真把她给饿狠了。
不过幸好系统给力,就在今天早晨,系统和她说奖励的十万斤粮食已经存放在了南燕城东南街的一间粮仓里。
用过早饭,陆无瑶就找了个借口,去了一趟系统说的地方检查了一下粮食。
看到粮仓里堆放得满满当当得粮食,陆无瑶顿时觉得她饿得这三天非常值得。
接下来南燕城的水坝就能重建了。
为了不让人起疑,这十万斤粮食的事,陆无瑶特地等过了两日才告诉工部尚书他们。
“陆大人是说京城派人送来了十万斤粮食?”当工部尚书和几位官员听到这话,不由满脸诧异。
陆无瑶点了点头,“不错,如今粮食已经储存在东南街的粮仓里,虽说昏君没有拨给我们银子,但如今有了这十万斤粮食,我们便可以雇城外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来帮我们一起重建水坝河堤。”
“当地百姓们如今就缺一口吃的,只要粮食管够,本官相信他们定会乐意帮忙!”
工部尚书思索片刻,也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这几日他已经派人采买好了修建材料,还有一些在运送的路上。
不用多久就能运送到南燕城内。
陛下最终没有拨给他们银子的事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但送来这十万斤粮食却是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近年来陛下紧攥着国库的银子不肯放手。
各部门官员上奏只要一提到拨银子的事。
陛下就十分恼火,怒火大的时候,还会拿几个官员出来惩治一番。
以至于他们这些大臣要想让陛下拨银子,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
如今依照陆大人所说这些粮食已经足够雇百姓们前来帮忙修建水坝。
并且还绰绰有余。
工部尚书没想到这次陛下还算是圣明了一回。
莫不是那日在早朝上,陆大人骂得那些大逆之言奏效了?
其余几位官员此刻也和工部尚书是一样的想法。
认为这次煜帝比以往好说话,很有可能是因为陆无瑶的缘故。
“既如此,事不宜迟,本官这就安排下去,明日就准备动工修建水坝!”工部尚书回过神说道。
陆无瑶重重点头。
原以为用粮食雇百姓们修建水坝的事情能顺利实行。
可没想到消息一传出去,下午百姓们就开始在城外闹事。
有侍卫回来禀报说百姓们根本不相信他们会真的替南燕修建水坝。
而且百姓还说知道当今陛下拨下来的银子根本不够治理南燕水患。
至于说什么用粮食雇他们做事肯定是权宜之计,用来欺骗他们的。
只怕是想利用他们老百姓的命去修建水坝。
“现在百姓们都在城外吵闹不休,还打伤了我们几个同僚。”
听到这话,工部尚书立刻带人赶去了城门。
担心会误伤了百姓,那此事可就难以收拾了。
陆无瑶也跟着一起前去了。
百姓们反应这般大,定然是早就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此时的城门外,百姓们聚集在一块,个个面色愤然。
两旁的侍卫都站在前面挡着他们。
“请百姓们冷静,本官绝对没有欺骗大家,我们这次是真的想到了解决南燕水患的办法,只要这水坝能够建成,百姓们日后就能安心过日子了。”工部尚书一赶到,便立即上前安抚闹事的百姓。
“我们不信!你们手中没有银子,只有粮食,谁知道你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水坝建好,况且你们谁又能保证这建好的水坝就能让我们南燕避免水患?”人群里一个青年男子大喊道。
此话一出,百姓当中陆续有人出声质疑。
不是他们硬要闹,而是这几年水患带给他们的灾难够多了。
而京城的昏君和朝廷迟迟不出面解决,每次都派几个官员来敷衍了事,都说是朝廷拿不出治理水患的银子。
现在这些官员又说要用粮食雇他们一起帮忙修建水坝,很明显他们手中的银子不够,修建水坝是一项大工程,没有足够的银子怎么可能修好?
若修到一半说银子不够,再两手一摊,撒手不管他们了。
那他们今后的日子只会更加苦不堪言。
工部尚书解释的声音逐渐淹没在百姓们的一声声质疑声中。
随着百姓的吵闹声越来越大,快到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就在这时,人群中骤然响起一道悦耳但具有信服力的声音。
“本官可以保证!”只见众官员里走出来一个身穿深红官袍的娇小身影。
虽看着她年纪轻轻,但方才说得话却让人听着十分有震慑力。
原本吵闹的百姓因此安静了下来,但大家的脸上还是充满着质疑。
陆无瑶笔直有力得站在人群前面,神情肃穆。
“你又是谁?你身后的几位大官都不敢出来保证,就凭你一个小小女官拿什么保证?”有百姓大声询问。
陆无瑶看向他,声音沉稳有力,“本官是大盛礼部的礼部侍郎陆无瑶,此次是受陛下旨意来援助南燕,帮助百姓们解决如今的艰苦处境。”
“哼!如今我国朝堂是没人了么?这么重要的事就派你一个年轻女官前来,说得好听是来援助,我看是当今陛下糊涂至极,早就不想管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了,所以就随便派了个人来应付了事!”一个站在人群里的中年男子满脸不屑地冲陆无瑶大吼道。
连朝廷的工部官员都解决不了的事,靠她一个年轻女官怎么可能办到?
“我记得专门负责治理水患的往年不都是朝廷工部的官员么?怎会你一个派礼部的官员前来,难道陛下这次是真的舍弃我们南燕了?”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妇人面带绝望道。
听到这话的其他百姓纷纷恐慌起来。
让一个压根不懂治理的礼部女官来拯救南燕,不就是表明当今陛下和朝廷都不打算管他们了。
“百姓们,新建水坝的设计图纸就是这位陆大人一人构想出来的,陆大人为了南燕殚精竭虑,这几日人都憔悴了不少,大家不能这般说她。”身后的工部尚书听不下去,站出来解释道。
要说之前他们也对陆无瑶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可自从看了那张由陆无瑶想出来的那张设计巧妙的水坝修建方案。
他们几位官员心中早就对陆无瑶感到敬佩不已了。
“区区一个礼部官员如何懂得修建水坝河堤,你们当我们老百姓是三岁小儿,真的听你们胡扯不成?!”人群中不少百姓出声质疑。
“说得对!我们才不会相信你们说得鬼话...”
工部尚书还想再开口解释几句,却被陆无瑶用眼神示意让他退了回去。
“本官知道大家不是不愿相信我们,而是不敢相信,但昏…陛下昨日已经派遣朝廷送来了十万斤粮食来支援南燕,修建的材料也由工部尚书采买来了,人多力量大,本官相信只要大家同本官齐心协力,尽快将新的水坝修建出来,南燕日后定能变回以往那副繁华样貌!”
“本官今日就在这里立下保证,倘若这新修的水坝不能解决现如今面临的水患问题,不能帮百姓们改善如今的生活状况,本官便立即主动请旨辞官,继续留下帮百姓们治理水患,百姓们吃什么本官吃什么,百姓们住简陋的屋棚,本官亦然,本官会一直留到水患问题解决为止!”
此话一出,身后的工部尚书和几位官员立刻急了。
“陆大人你好不容易一路通过科考入朝为官,如今才入朝一月,你怎可轻易就说辞官?”工部侍郎急声道。
大盛每代君主对官员的考核都讲究公平公正。
要想入朝为官者,都必须通过大盛严格的科考制度。
即便你是权贵世家也亦然。
所以他们几个都知晓通过科考入朝为官,这中间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与心血,还有无数个奋力苦读的日夜。
在朝为官的人都明白其中的艰辛不易。
当听到陆无瑶用自己的官途来向百姓们立下保证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顿时出现了愕然。
不仅仅是他们,就算是朝中其他官员听到也会感到无比震惊。
几位官员也上前劝说陆无瑶。
“为官者皆是为国为民,如若本官不能完成昏...陛下交给本官的差事,那本官也没脸回去复命。”陆无瑶开口打断他们劝说得话。
她明白她今日若不给百姓们一个保证,那南燕的水坝就建不成。
水坝建不成,百姓们就只能一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昏君可以放任不理,但,她陆无瑶做不到。
见陆无瑶语气坚决,几位官员也不好再相劝。
但陆无瑶这番话算是彻底给百姓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毕竟回顾往昔,百姓们还从未见到朝廷派来的官员敢在他们百姓面前立下辞官如此严重得保证。
人群中质疑得声音渐渐削弱了不少。
工部尚书趁机将明日水坝正式竣工得注意事项和百姓们宣布了。
有不少百姓犹豫一会后,便主动站出来报名愿意参与此次竣工。
他们的年纪分布不均,有年老的老人也有年纪轻的少年。
尽管帮不上太多忙,但大家都想为自己的家乡南燕尽一份微薄之力。
陆无瑶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上前报名,顿时眉眼微弯。
只要大家能够同心协力,一起参与修建,相信这新的水坝就能很快修好。
在陆无瑶用辞官作为保证的前提下。
南燕水坝在第二日就开始了竣工修建。
百姓当中还有许多不能上去帮忙的妇人孩子,陆无瑶便带着她们一块帮忙给干活的人准备饭食。
工部尚书和几位官员在修建过程中也都是亲力亲为,耐心与百姓当中的工匠们沟通如何修建的事宜。
每个人都非常努力地积极投入在修建当中。
中途遇到难题,工部尚书都会来询问陆无瑶。
幸亏系统早就将如何建设水坝工程的一系列技巧都输入到了陆无瑶脑子里。
所以在面对工部尚书得提问,陆无瑶都能对答如流,讲解得清晰明了。
如此一来,工部尚书在心里又对陆无瑶愈发感到敬佩了。
他甚至觉得他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都应当让给面前得陆无瑶来当更合适。
如此天赋异禀的建设大才,还好没让陛下处死。
不然就是他们大盛的一大损失。
正在远处搬水泥得百姓们在看到工部尚书遇到问题都要去询问那位年轻女官的时候。
不由改变了一些原先对陆无瑶得偏见与质疑。
连朝廷派来的尚书大人都要跑去询问她的意见,看来这位年轻女官和他们想象得不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