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嘻嘻看书 > 现代都市 >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

萧柔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是网络作者“萧柔”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崔娴赵红妆,详情概述:没有空间,胜过有空间。重生到1968年18岁即将下乡插队女知青崔娴身上。激发一个异能,能把物体缩小。陕北黄土地,除了黄土风沙啥都缺。崔娴窗前花盆里,种着几十亩的小麦床底下的破药罐里,里面养着几十头猪。随身的小布袋里,藏满了生活物资。...

主角:崔娴赵红妆   更新:2025-03-01 21: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娴赵红妆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由网络作家“萧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是网络作者“萧柔”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崔娴赵红妆,详情概述:没有空间,胜过有空间。重生到1968年18岁即将下乡插队女知青崔娴身上。激发一个异能,能把物体缩小。陕北黄土地,除了黄土风沙啥都缺。崔娴窗前花盆里,种着几十亩的小麦床底下的破药罐里,里面养着几十头猪。随身的小布袋里,藏满了生活物资。...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精彩片段

“你手中不是有个工作指标,我跟你买怎么样。”宋坤没得到有用的线索,也不再深究。今天来,还有个重要的事情。
崔娴哂笑,这情侣俩还真有意思。一个借着她和宋坤睡觉的谣言,想威胁她要指标。一个是借着她和宋坤同床共枕过的话引子,说是要买指标。
“500块,你把指标转让给我。你要是现在能去厂子办理手续,我就立刻把钱给你。”为买个指标,宋坤也想了不少办法。
奈何指标本就稀缺,有些人拿到之后,直接就去厂里落实。剩下为数不多的,有市无价。
“就算是我想卖给你,你也用不了。厂里明确说了,指标不能私底下转让,只能给亲人。”崔娴盯着宋坤,他倒是为了女朋友能拿到个指标,肯大出血。不过,要是他知道,冯朝旭为了指标,把他这个男朋友都给卖了,会作何感想?
反正她是不敢想,人家情侣的事,她八卦心不大。反倒是惊讶,宋坤怎么有这样多的钱?一张口就是500块,而且是立刻能拿出来,不用东拼西凑的阔绰。
“打零工赚的。”宋坤愁眉不展指标的事,这里不行,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他才知道,还有这样的附加条件,那想买一个指标就更困难了。
“你有什么赚钱的路子,念在同窗的情谊上,带我一个。”崔娴对赚钱,有绝对的热情。任何时候,有钱了才有底气。
得了宋坤的默许,崔娴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院。把白面和菜油拎到盛老太太家。
这段时间,她打算跟盛奶奶搭伙,俩人也能有个照应。
盛奶奶喜笑颜开,拉着她到厨房,“正好,今儿就教你做面。”
俩人在厨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如同亲祖孙一般融洽。崔娴见和面的时候,盛奶奶神秘兮兮的拿出来个东西。
“这可是个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盛老太太特意卖了个关子。
崔娴的好奇心也被吊起来,老太太才松口。说那是来自老京城同兴居姚大师傅家的,老面酵母种子。
用它,才是做好吃面食的关键。
让崔娴跟着好好学,等她下乡的时候,可以带一坨走。想吃的时候,也能自己做上一顿。
盛奶奶手艺好,吃的崔娴心满意足。晚上躺在床上,似是比昨天更适应一些。
心里在盘算,大姑那边什么时候能凑齐500块,赶紧把指标的事落实。
没想到这一大早,大姑就挎着一篮子鸡蛋,带着二表哥登门了。看见屋子里东西,虽是跟以前摆放的位置不同,但也多是些睹物思人的情绪涌上来。
崔娴没那么多时间,让她伤感。趁早来了,赶紧去厂里把事情办好。
收好了500块,带着俩人赶到厂子。
一应资料齐全,登记入厂手续很速度,等到尘埃落地之后,崔娴心也落地了。
“恭喜二表哥,已经是正式工人了。”崔娴也替他和大姑高兴。
回到家里,大姑提及这两年,她没帮衬上崔娴多少,幸亏有老三一家。要不然就崔娴一个半大的姑娘,这日子可不好过。
“有叔叔婶婶照顾,日子才是真不好过呢。”


崔娴把这两年,被婶婶一家‘照顾’的事,跟大姑说完,心里畅快许多。
却是让大姑心里憋闷的很,没想到老三一家,竟然拿着钱还苛刻侄女。
正愁情绪无处发泄呢,就听着尖锐的声音,从院子里穿透到屋子。“崔娴,你给我滚出来。我真是掏心掏肺养了个白眼狼。”
婶婶此时怒火中烧,嗓门拔高到刺耳。她本来还优哉游哉的,等着厂办那边最后的通知下来,就让自家女儿去办理入厂的手续。
反正她给崔娴报名当知青,本人没办法用指标,而厂办有规定,指标转给亲人。她认定女儿是最佳人选,也是唯一人选。
熟料早晨突闻噩耗,崔娴的指标已经转出去。她直接冲到轧钢厂,确定一应手续都办理完,而接受指标的人跟崔娴的关系,也是亲属。
她不敢跟厂办闹,只能去找崔娴撒气。带着一路积攒的怒气,婶婶恨不得把崔娴给撕碎咬碎。这个人坏了她的计划,更是断送了她女儿的好前途。她大女儿本来可以成为正式工的,现在就只能做临时工。
“你死了爹没了妈,不是我和你叔叔拉扯,你能有现在?刚成年翅膀就硬了,开始算计我是不是。胳膊肘往外拐,指标给别人了。那是你亲堂妹,你就忍心她当个临时工?”婶婶见人出来,抬手就要打她。
大姑直接挡在崔娴面前,“你照顾,你怎么照顾的。抚恤金被你揣着,给小娴的生活费被你花着,连家里的东西都被搜刮走了,你给她照顾成什么样了?”
崔娴发现,大姑的战斗力是真强。跟她见的两次面,都是慈祥的长辈模样,没想到怼起人来,也是专往痛处戳。
“你没能耐,你女儿就只能当个临时工,跟小娴有什么关系。要不是你给小娴报名去当知青,她能去受那份苦?指标是小娴的,她转给谁跟你有什么关系。小娴不欠你的,是你们亏欠小娴。你们一家才是白眼狼。”
崔娴才知道,当年叔叔工作、结婚,她父亲出钱出力的。这一家子人不知道感恩,竟然还算计,把她最后的一点价值给榨干。
四合院的邻居听着动静,也出来凑热闹。提及崔娴父亲的事情,还没处理妥当呢,就把她家里的东西,陆续给搬走了。
当着面被戳脊梁骨,还被大姑骂的狗血淋头,就算是婶婶心里素质再强,也没坚持多久。
崔娴见人被羞走了,估计又要几天不出门。
大姑被气的也没吃饭,就带着人走了。崔娴又给花盆里喷点水,指标的事落实,心也跟着踏实了。
接下来就是在插队落户之前,多赚钱。
想什么来什么,宋坤的办事效率挺高。这会儿就带来几个零活,“这些都是缺人的,要去哪儿你自己选。”
崔娴看上面罗列的内容,又根据自己的优势,综合之下选了一个京郊河滩,敲碎石子的活儿。
“选这个?你确定你能干?”她那手,之前一直都是抓笔杆子的。宋坤不明白,为什么选了又苦又累,钱又少的活儿。


觉得她可能不太清楚,这活儿的强度多大,是要怎么干。特意介绍了具体情况,期望她可以改变主意。
他说的敲石头地方,在京城西北十三里的长水沟,满溪谷的石头。石头多,人也不少,接近百人在河滩上敲碎石头,此起彼伏锤子和石头撞击的声音,景象尤为壮观。
光是听他形容,崔娴已经能想象出来,河滩上那火热的场面了。
修路需要的石头,规格在2公分-3公分见方,敲石头的人就地,在河滩上敲出符合标准的石头。
敲石头需要四样工具:一个小马扎或小凳子,一把铁锤,一个石头套子,一担畚箕。
石头套子,是一个短木柄、前端用皮带或者书包带圈成茶缸环、底部呈套子形状的工具,稍大的石头放到里面敲碎,这样碎石不会乱飞伤到人,也更容易收集。
畚箕和扁担,是用来盛放、运输敲碎的石头的工具。
锤够符合标准的石头,装到畚箕里,用扁担挑到公路边,把所有的成果堆放在一起。等收石子的汽车过来,查验符合标准的石头,磅秤倒上车,才能收到钱。
整个过程下来,对体力、耐力要求极其高。天气这么炎热,顶着烈日干苦力,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受得住的。更何况,这活儿也赚不了多少钱。宋坤觉得她一个读过书的小姑娘,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吃不了这等苦。
别人没的选择,只能靠敲石头赚钱,而她面前还有别的能挣钱的路子。指着单子其他的零活,都比这个更合适。
但崔娴已经做了决定,宋坤也无法左右。告诉她明早七点半广场去等他的好哥们,工程队司机林哥,俩人就分开了。
她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敲石头的流程,以及按照自己的想法,敲碎、收集石头需要的东西。
除了宋坤说的那些工具,她还置办了两个小筛子,一个40目,孔径为0.4毫米,一个80目,孔径为0.2毫米,花了7毛钱。
还特意在废品站,花了8毛钱,买了一块干净平整的厚铁板。
用自行车把东西都推回来,搬运到屋子里。清点所有的工具,都准备齐全了,崔娴把擦拭干净的清凉油的铁盒子拿出来。
把工具全部缩小,都放到铁盒子里,把盖子扣紧。铁盒子5分钱大小,放在包里也不显眼。
知道她要敲石头,不是个轻巧的活儿。盛奶奶起大早给她做了早餐,让她吃饱了好出力气。
崔娴跟盛奶奶告别离开大院。表面上,畚箕、扁担都没带。
右挎水壶,左斜背一个绿书包,里面装着一把铁锤,一个皮套子,几个布袋,大小几个空药瓶。
走在路上,心中盘算今天林哥同意载她,是出于跟宋坤的兄弟情义,但为了长远打算,她得想办法在林哥那留上几分好印象才是。
正巧路过包子摊,让老板装了三个肉包子,才继续朝着广场过去。
约莫等了一刻钟的时间,一辆老式绿解放停在面前,车窗探出一个笑脸:“是不是小崔同志?”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3247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