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
姜宁指着售货员身后柜台上粉色的纸:“要…三包吧。”
大概是原主身子亏空的厉害,她自从来到这里,还没来过月事。
周景琛在一旁默默付钱,大概也知道这纸是女人来那个用的,没有多说话。
东西买得差不多,两人就回到下车的地方等着老张叔。
没多等,大概十几分钟三人就坐着驴车一块回家了,只是老张叔看着比刚来的时候萎靡了些,眉头间都多了些风霜。
回到家已经快中午,姜宁准备做饭,发现厨房里还有些菜,小米,大米也是充足的。
一连几个月不下雨,村子上还能吃得起细粮的人家恐怕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姜宁不禁对周景琛的家底重新认识起来——估摸着比她想得好。
毕竟这个家从外面看上去破破烂烂的,但里面整整齐齐该有的一样不少。
财不外露,很好。
周景琛就把买来的东西收好,往屋里抱了一捆柴要烧火。
这时候小家伙也回来了,跑得满头汗,回来小眼神就跟装了定位似的找姜宁:“小婶婶,我饿了,中午吃什么?”
周景琛埋头点火:有了婶婶忘了叔…
姜宁一边炒菜一边说:“炒青菜,喝白粥,好不好?”
瑶瑶无所谓,对肉也不是太亲近,反正小婶婶做的饭都好吃:“嗯嗯!”
就这两天,周瑶那可是在小孩圈里把姜宁的厨艺都吹上天了,和她一块玩的小伙伴,尤其是毛蛋,都知道了那天中午漫延半个村子的香味就是从她家散出去的。
都纷纷向周瑶投过羡慕的目光。
他们也想要这样的小婶婶,回家吵着要吃肉,结果不出意料,就是一顿——
竹鞭炒肉。
姜宁笑着帮她整理小辫:“都成小花猫了,去洗洗脸,待会就开饭。”
周瑶听话的很,乖乖去洗手洗脸。
她想快点吃饭,下午还约好了和毛蛋一块玩呢。
不多时大锅里的水开了,姜宁拿着大米袋子,询问周景琛的意见:“多放一碗米?”
周景琛当然没意见,不做饭的人没资格挑剔,况且家里又不是吃不起这点米。
这些天,他也是彻底被媳妇儿的厨艺折服了。
一双巧手,做什么都香得很。
炒完青菜,很快粥也熬熟了。
姜宁又从厨房的柜子里拿出两个巴掌大的小铁盆,分别盛了些稠的,把瑶瑶招呼过来嘱咐道,
“去给隔壁的张奶奶送去,就说小叔叔在集市上买了些米,让她老人家尝尝,记住了吗?”
周瑶人小鬼大,吸吸鼻涕眼神坚定:“记住了!”
姜宁递给她,好在碗底深没装太满,不然她还真不放心让这个小家伙去。
瑶瑶就跟端着“尚方宝剑”似的,一改往日屁颠颠的走路风格,看背影都沉稳了些。
两个大人在身后都默默想:孩子长大了。
周景琛挑眉,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仰慕。
姜宁自然也感受到了锅灶那处灼热的目光,眼睛眨眨不自在地说:“这么看着我干嘛…”
周景琛毫不掩饰地夸奖:“原来我媳妇儿这么能干,我真是个有福气的男人。”
姜宁娇羞,轻捶他一下:“谁是你媳妇…”你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摸都摸了,还是不是我媳妇儿?”周景琛咧着嘴笑,还想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你人都是我的了,休想再找别的男人!”
然后这个男人的手就开始不老实…
姜宁制住他按耐不住的手,轻嗔道:“青天白日的,别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