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花城王琳的女频言情小说《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番外》,由网络作家“花城烈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早上5点张花城被冻醒了,晚上他没敢拽被子,后背都露在外面的,看着怀里背对着自己的小娇妻,妙曼的身材让他忍不住有了反应。这旺盛的火力让他非常满意。起床起床!还是年轻好!张花城知道不能打扰王琳休息,昨晚上自己的小娇妻被他折腾了两个小时,期间兜兜都被吵醒两次。怪不得这年头生育力强,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娱乐,连灯都没有,除了摸黑造人还能干嘛?烧上炕,随着炕上温度的提升王琳很快醒了,看到张花城在烧炕忍不住愣了一下,很快想起昨晚的事,俏脸一红。“琳琳,我出去一趟,一个小时左右回来。”他要去开礁石群里盲盒了。希望有点货。如果没货,那他只能冒险进山。“你,你早去早回......”王琳感觉自己男人变了,变回了那个刚和她在一起时体贴的男人。张花城背着竹...
《鎏金岁月:带娃渔猎长白山 番外》精彩片段
早上5点张花城被冻醒了,晚上他没敢拽被子,后背都露在外面的,看着怀里背对着自己的小娇妻,妙曼的身材让他忍不住有了反应。
这旺盛的火力让他非常满意。
起床起床!
还是年轻好!
张花城知道不能打扰王琳休息,昨晚上自己的小娇妻被他折腾了两个小时,期间兜兜都被吵醒两次。
怪不得这年头生育力强,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娱乐,连灯都没有,除了摸黑造人还能干嘛?
烧上炕,随着炕上温度的提升王琳很快醒了,看到张花城在烧炕忍不住愣了一下,很快想起昨晚的事,俏脸一红。
“琳琳,我出去一趟,一个小时左右回来。”
他要去开礁石群里盲盒了。
希望有点货。
如果没货,那他只能冒险进山。
“你,你早去早回......”王琳感觉自己男人变了,变回了那个刚和她在一起时体贴的男人。
张花城背着竹篓往海边赶去。
大雪依旧纷飞着,整个陈堂三里渠几乎被大雪掩盖,只有几家烟囱冒着袅袅炊烟。
张花城回忆了一下,今年快过年时老张家可是饿死好几个。
礁石群一部分都被冰雪覆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张花城小心翼翼的在其中攀爬着。
十几分钟后,张花城找到了第一个笼子。
哗啦啦流淌的海水下,一个蟹笼静静的沉在其中。
“哗哗!”
当他小心翼翼的提起竹笼时,伴随着海水顺着竹笼滑落,里面也传来一阵“唰唰”的声音,竹笼剧烈晃动。
“果然!”
张花城狂喜!
里面二十几只大大小小的青黑色礁石蟹,还有十几条小海鱼,海鱼无一例外被吃的全身破破烂烂,只剩下一条巴掌大的海鱼还在里面无力地挣扎,一只礁石蟹死死的夹住它的尾巴。
这年头海边资源如此丰盛?
张花城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礁石蟹倒进竹篓,里面作为蟹饵的雉鸡内脏早已被啃的所剩无几,如果不是网兜孔太小,早就被吃干净了。
里面这些被啃食的破破烂烂的小海鱼,却成小网兜中最佳的新蟹饵。
二十来只大大小小的黑青色礁石蟹一共有五斤重左右,张花城心中一喜,立刻去找第二个蟹笼。
第二个蟹笼只有十几只礁石蟹,一只体型不小的青蟹和两只小花蟹,但鱼却多了几条,几条巴掌大的海鱼还有一口气。
第三个蟹笼位置下的不好,被海水一直冲撞礁石撞散架了,里面的内脏被吃的干干净净,蟹也一个没见。
最后一个蟹笼也收获颇丰,甚至还有一只个头不小的八爪鱼在其中。
“中午再来一次。”
张花城满意的背上竹篓,里面是十几斤的海蟹和几斤海鱼,还有一只八爪鱼,当真是大收获。
还在海水中捡到一个拳头大的大海螺,这可是个难得的美味。
当张花城到家时已经变成雪人了,王琳急忙迎上来给他拍打身上的雪。
当看到满是雪的竹篓里好像有一条冻成冰雕的鱼,她愣了一下。
鱼?
“这是我下笼子的收获,我们这可是在海边啊,陈堂三里渠这些愚昧的家伙们算是一点都没有利用上这么好的资源。”
张花城使劲的磕了磕竹篓,冻成冰雕的八爪鱼也掉了出来。
这里的温度太低,出水几秒种它们身上就会开始结冰,和速冻没什么区别了。
“这,这是昨晚上的竹笼抓的?”
这寒冬腊月的真的靠竹笼抓到蟹和鱼?
昨晚上张花城和她说的时候,她没当回事的,可看到这一地的蟹和鱼,她都感觉是在做梦。
“这蟹叫礁石蟹,也叫岩石蟹,这个季节是最肥的。”张花城拿起一只礁石蟹:“这一个,拿到县城能卖两毛钱呢。”
“两毛?”
听到一只礁石蟹能卖两毛,王琳赶紧看看地上,这样大的礁石蟹还有十来个,岂不是说能卖好几块钱?
陈堂三里渠一个男人干一天的活也不过八分钱。
王琳想起自己爸妈,都是工厂的工人,但他们的工钱也不过四毛钱,这一个巴掌大的礁石蟹能卖两毛钱?
“这个时候的海鲜很贵,也是最肥的季节,我给你和兜兜炖一锅尝尝!”张花城取来一个盆,把小的礁石蟹与小一些的鱼都扔了进去。
“不不不,卖,卖钱,卖了钱可以买点粮。”
王琳死死的拽着盆。
这么贵的东西她不舍得吃。
“小的不值钱,城里人不吃小的,只有这么大的才值钱。”
“那,那这些就够了,昨天晚上我们刚吃的肉......”
“行,听你的!”
张花城揽着她亲了一口。
王琳俏脸一红,低着头扭捏道:“你,你干嘛,兜,兜兜快醒了......”
“有点冷,我先洗个手,然后一起热个身!”
“啊?”
兜兜被吵醒,迷迷糊糊哭着找妈妈,张花城不得不停止热身运动,王琳脸红红的跑过来给兜兜穿衣服。
“肉。”
清醒后的兜兜立刻爬起来就去看锅,她记得昨晚上锅里有肉的。
“肉吃完了,不过有鱼吃,兜兜要吃吗?”
张花城抱起她亲了两口,老婆孩子热炕头,就算现在的生活再苦再累,又有什么关系呢?
兜兜连连点头,口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张花城再次展现自己的手艺了。
一小锅炖的红彤彤的蟹和炖鱼,半小锅很稀很稀的大碴粥,满屋香气,一家三口吃的都很开心。
吃完饭,张花城把冻鱼和蟹都埋在雪里,大雪不停他也去不了县城。
正好可以多攒点一起卖掉。
又去院里砍了两根竹子,这一次王琳没哭,还笨手笨脚的来帮忙,赶都赶不走。
“家里盐快没了。”
王琳悄悄地靠过来低声提醒,自己男人做饭虽然好吃,但放盐一点都不节省。
而且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了。
“盐不用担心,我去搞。”
张花城记得当前的食盐如果有票应该是一角五分钱一斤,煤油是三角八分钱一斤,猪油六角钱一斤,大米一角两分钱一斤,而且都是需要票,他们家可没有票的。
盐,他可以自己晒啊,就靠着海,不是轻轻松松的晒吗?
不过冬天晒盐很慢,还不能被大队的人发现,陈堂三里渠的一群蠢货连晒盐都不会!
就是会,他们也不敢。
“家里还缺什么?”
这句话问出口张花城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他们家里什么都缺,家里有什么也是一目了然。
王琳却摇摇头。
编织了五个竹笼,还修复了之前坏掉的竹笼,算上礁石群中的三个,他现在一共有九个竹笼了。
陈堂三里渠硬是到了1972年才有人知道下笼子捉蟹,逐渐生活有了改善。
不过他也知道原因,这年头的人都挺憨的,每年都有一些外来人进山,会找一些知道路的村里人带路。他以前也带过几次,就看着人家挖挖弄弄的,还暗地里嘲笑这些城里人都是傻子,根本就不懂人家挖的药拿回去就能卖很多钱,比给他的一毛两毛带路费贵重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这里的社员们愚昧,不知变通,更是胆小的很。
等雪停了他得找个帮手。
张花城跑去下笼子了,回来时又多了半篓子海货,这是三个笼子贡献的,这年头海里的资源当真丰富,等天色不早的时候再去一趟,九个竹笼估计能让他满篓。
“小伙子买完东西就快回家吧。”
老人收了钱后,略一犹豫后低声说了一句。
张花城将书收好,“谢谢大爷,我这就回去。”
他知道自己就被盯上了,他买东西的时候太张扬了,一叠钱拿出来,这年头谁看谁眼红。
看张花城离开,老人摇摇头叹了口气。
巷子口,张花城看到两个持刀的混混堵住了他的路。
接着在他身后也跟来三个,除了带头的,另外两个手里还拿着刀子和斧头,一个个神情冷漠的看着他。
“兄弟,借点钱花花。”
带头的穿着一件军大衣,手揣兜里,叼了根烟走过来。
张花城默默地放下东西,没有任何预兆一个箭步冲到了带头的混混面前。
铁山靠!
带头的混混来不及反应就感觉自己飞了出去,狠狠地撞在了墙上。
“东哥!”
“草!”
几个混混都愣了一下,接着都冲了上来。
可他们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身体强壮,拥有前世所有超强格斗记忆的黑龙大队特种兵教官张花城!
一个照面就解决了战斗,张花城毫发无损。
一个对他动刀的晕死过去,两个趴在地上抽搐,还有一个跪的很快举手投降。
至于带头的现在还跪在地上吐酸水。
一阵搜刮,让张花城惊喜的是这几个果然是倒票的贩子,兜里钱加起来有七块五毛钱,可他们却有二十几张粮票肉票和布票。
其中两张粮票还是五十斤的粗粮粮票。
带头混混身上的大衣还是新的,张花城也不客气的扒下来套在自己身上,这东西当前买的话都是买不到的。
“哪里来的军刀?”
张花城从一个混混手里抢到一把军刀,让他眼睛一亮,居然是瑞士军刀,这东西可是非常难得的万能刀。
“抢的。”
小混混欲哭无泪。
“兄弟,我们哥几个栽了,东西拿走,放我们一马!”带头的混混利索的跪在地上磕了一个。
短短几秒放倒他们,这还是人?
他们这是出门没看黄历打劫到熊瞎子身上了?
“我这几天还会来的,你们要是不服可以多喊一些人来。”
张花城感觉抢劫赚钱更快。
他来到黑市买东西时就有人盯着他了,于是他就有了黑吃黑的想法,果然收获很丰厚。
看着张花城背着东西走了,带头的混混挣扎着站了起来。
“东哥,疼死了。”
一个混混趴在地上抽搐,张花城一拳差点要了他的命。
“老子也疼啊,这他奶奶的是个什么鬼东西啊!”秦晓东气的骂了一句,怪不得显摆钱,原来就是等他们的。
过了好一会他们才相互搀扶着离开。
此时的张花城正在包子铺吃包子,饥肠辘辘的他一口气吃了六个大肉包子,然后又打包了一些带回家。
数了数身上的钱,算上刚刚“意外”来的钱,一共还有18块5角4分。
陈堂三里渠。
张花城连背带扛的回来了,远远地就看到王琳正在门口铲雪,还有一个很高的青年也拿着铁锹帮忙铲雪。
一看张花城回来,王琳欣喜的扔下铁锹迎上去。
“不用帮我拿,开下门就行!”
张花城露出笑容。
“好!”
王琳开心的跑去开门。
“铁柱,吃饭了吗?”张花城看向抓头傻笑的高个子青年,这是他的邻居陈铁柱,也是发小,身高一米九五,一身的蛮力。
铁柱摇头。
张花城想起这年头早上几乎都是不吃饭的,都是等到中午才能吃到饭。
“进屋一起吃口饭。”
铁柱是他发小,五岁的时候亲妈被他爸打跑了,跟了一个恶毒后妈,吃不饱穿不暖,动不动就得挨揍。
陈铁柱摇摇头继续铲雪。
张花城也没多说,扛着东西进了屋。
他现在热的不行,军大衣穿在身上,一路走回来让他全身都冒热气,路上也不敢脱,一脱就可能会感冒。
“爸爸爸爸!”
兜兜坐在炕上,一看张花城回来高兴的爬起来拍着小手。
张花城笑着将麻袋放在地上,将身上的军大衣脱下来盖在兜兜身上,直接将其压倒。
“哪里买的大衣?”王琳刚刚就看到军大衣了,军大衣在当前是很贵,而且有钱都不好买。
“遇到个好心人便宜卖我的,看看这里面是什么。”
张花城示意一下篓子,转移话题。
“你,你买这么多东西?”
当她看到篓子里的东西时惊喜无比,有盐,有醋,有酱油,还挂着一块很肥很肥的猪肉。
“狐皮很值钱,连鱼蟹都卖了十几块钱,我们还得加几个蟹笼,这是剩下的钱。”张花城掏出一叠钱塞在她的手中。
王琳看着手中的钱愣住了。
好多钱!
“兜兜,爸爸给你买了糖!”
张花城将一包硬糖递给了兜兜。
“糖?”
好不容易从大衣里挣扎出来的兜兜急忙将其抱在怀里,她却不认识手里的糖,她只吃过红糖块。
“琳琳,这是给你买的。”
张花城将报纸包裹的三本红楼递了过去。
刚结婚那一年王琳曾多次给他讲过红楼里的故事,只不过连她自己也没有看全。
“是什么?”
王琳赶紧把钱放进口袋,接过报纸包。
当打开后愣了。
红楼梦,她以前没嫁过来的时候都想要一套红楼,但根本买不到的,她爸去排队四次都没有买到。
他还记得自己喜欢红楼......
王琳眼眶逐渐泛红,紧紧地抱着书带着哭腔道:“你,你浪费,浪费钱干嘛啊,多少钱买的啊。”
“旧书,地摊上淘的。”
张花城笑着从麻袋里取出一捆粉条和油纸包裹的包子,“包子我们晚上吃,粉条泡一下,等会我们吃猪肉白菜炖粉条。”
他将麻袋里的东西一样样取出。
面粉,小米,玉米碴。
张花城帮兜兜打开了油皮纸,取出两块水果硬糖,当一块水果硬糖塞在兜兜嘴里时,第一次吃到这种糖的小丫头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糖不能吞,放在口里慢慢的化。”
“嗯!”
兜兜连连点头。
张花城将另一块塞到王琳嘴里后就去做菜了,家里还有两颗埋在窖里的白菜准备留着过年吃的,他和铁柱一起挖了好一会才挖出来。
切成片的肥肉在锅里呲呲冒油,诱人的香气飘满屋。
“再,再放点水吧。”
王琳见张花城就放了一勺水,忍不住提醒。
水多一点,出的油就多一点。
张花城摇头,“不加了,这样油更香,这小二斤的肥肉能出一斤半的猪油呢。”
加了点盐,等到油渣泛红,在油中嗤嗤作响时,张花城将油倒出来,小二斤的肥肉最终出了一斤半多点的猪油和一大盘肉渣。
吃上肉渣的兜兜高兴极了,不过没吃几块就被王琳强行收到橱子里,兜兜只能站在柜子下面眼巴巴的抬头看着。
对于特色菜猪肉炖粉条,张花城绝对是大师级的,不到半个小时,屋里屋外都飘着香气。
铁柱也被张花城硬拉着坐了下来,给了一张玉米饼子和一碗猪肉白菜炖粉条。
“铁柱,想天天吃肉吗?”
张花城突然来了一句。
铁柱力气大,还听话,最主要的是他们关系很好很好,要不然铁柱也不会跑来帮他们家铲雪。
“想。”
铁柱毫不犹豫的点头。
“那你今天开始有空就跟我干活,以后一日三顿饭我管,我会让你吃饱但不会给你钱。”
他不会给铁柱钱,因为不管给了什么都会被家里人抢走。
铁柱自从亲妈被打跑后,就没吃饱过。
“嗯!”
铁柱点头。
小时候他的妈妈就和他说过要听花城的,他到现在都一直都记着的。
回到家,张花城将鞋给了王琳。
“我的?”
王琳惊喜,随即道:“花多少钱买的啊,怎么不买布和棉花自己做啊?”
没票了啊......
张花城也想,但没布票了,取出两双袜子递给她道:“还有袜子,你和兜兜的,不用看我,我的在脚上。”
他抬起脚给王琳看看。
“兜兜的!”
兜兜伸出小手去抓。
“我先收着,等过年穿!”
王琳高兴的要去收在箱子里,却被张花城拦住了。
“过年还早着呢,换上,新棉鞋暖和,我去一趟爸妈家,兜兜的鞋和棉袄应该做好了,让兜兜也出去玩!”
小丫头太可怜了,门都出不去。
“好!”王琳高兴的点点头。
“铁柱,你先换上自己的鞋回家,等中午吃完饭过来。”
张花城示意铁柱,不过回去前要让铁柱把鞋换回来,不然会被他爸抢去穿的,虽然铁柱脚大,但他爸依旧能干出这种事。
铁柱点点头,换上鞋后悄悄的溜回去了。
不出意外还是挨了他爸一顿揍。
“这天天挨揍也不是办法。”张花城有点头疼,这铁柱爸怎么和个畜生一样,自己烧个炕都气成这样。
不过铁柱皮糙肉厚,也挨习惯了。
兜兜的鞋和棉衣棉裤已经做好了,老妈抱着小丫还有花铃一起来的,把兜兜翻过来翻过去的,除了做的大了点,一点毛病都没有。
“花铃,这个给你。”
王琳将一根新的红头绳给了花铃。
“啊,谢谢嫂子!”
花铃看王琳头上有一根,高高兴兴的将红头绳绑在了头上。
兜兜下床了,晃晃悠悠的在雪地里来了一次平地摔,小姑娘开心的咯咯笑不停,小丫和个小母鸡一样的护着她。
“哥,我听小丫说你家有肉吃,我也想吃肉。”
花铃看二哥做饭了,跑去撒娇。
“别的没有,就是有肉,中午就在这吃,看看你哥的厨艺!”张花城当即高兴的去露一手。
“好~~”
花铃开心坏了。
一听吃肉,门口立刻冒出两个小脑袋。
家里肉还有一斤半左右,张花城想着让铁柱带一斤猪肉的,所以就切了半斤猪肉,来了一锅猪肉白菜炖粉条和蒸大米饭。
“都要结婚了,还和个小孩一样!”老妈坐在炕上说了一句蹦蹦跳跳的张花铃。
张花铃顿时焉了。
“妈,陈秋阳和花铃这婚事退了吧。”张花城听到后想起了陈秋阳,这货已经进入身败名裂倒计时了。
“说什么呢。”
老妈瞪了张花城一眼。
这婚事不是说退就退的,而且他们家已经收了老陈家给的三十块钱聘礼钱,钱也都用在了给张花城他爸治病上。
“能退吗?”张花铃乌黑明亮的大眼睛闪过一道光。
“能,相信哥,这婚事保证给你退了,你就别管了。”张花城看到妹妹也想退这婚,更坚信尽快退掉。
开饭了,香喷喷的猪肉白菜炖粉条,还有大米饭,让家里喜气洋洋。
老妈死活不吃,但拗不过张花城,端着碗小口的吃着,时不时敲一下喜欢抢别人肉的小丫。
家里没有那么多的碗,张花城只能拿着个盘子吃猪肉白菜盖浇饭。
铁柱被他喊了过来,也端了个盘子蹲在灶前吃。
“哥,我发现你给嫂子买了好东西!”
吃完饭不想回家的张花铃悄悄的戳了戳他。
“嘘!”
张花城知道她看到了什么。
“嗷!”
张花铃看到了红楼梦,她已经决定从明天早上就过来,这样就可以和嫂子早点看书了。
她有一些字不认识,还可以问嫂子。
铁柱吃完饭,张花城让他换上新鞋,然后将一个布袋递给他。
布袋里是二十斤粗粮和一些地瓜干,里面还有两包桃酥和一包糖,最上面还有一双新棉鞋。
他将竹篓借给了铁柱,肉放在底下,鼓鼓囊囊的布袋塞在里面,上面盖了一点柴。
“这钱给你娘,冬天让多买点碳。”
张花城取出零零散散的五块钱递给铁柱。
铁柱点点头,将钱揣在兜里。
铁柱的娘改嫁到了富庄大队,说是富庄大队,比起陈堂三里渠差远了,陈堂三里渠有个小砖窑,让他们收入高一些。
当然好处大部分都是老陈家的。
见铁柱安全的到了富庄大队,张花城悄悄的回去了,他准备等到下午天色暗淡的时候去三爷爷家借枪。
鱼蟹也算稳定,但他感觉赚的太少。
铁柱根据记忆来到了富庄大队,寒冬腊月大雪覆盖,富庄大队大中午也没有几个人出来。
他找了好一会才找到。
王富贵正在屋里劈着柴,见媳妇在缸前一碗碗的计算着粮食,暗暗的叹了口气。
家里的粮不够吃了,他很清楚。
“爹爹,饿!”
蜷缩在炕上的小男孩喊了一嗓子。
王富贵抬头看看饽饽篮,想了想道:“香玉,要不给孩子拿点吃的吧。”
三个孩子一直都在喊饿,但家里的粮连今年都撑不过去了,连炭都不够烧的,寒冬腊月的山脚下的红柳根也挖不出几块。
他也不敢去大队借,因为就是累死明年也还不上的。
赵香兰犹豫一下,想了想才放下饽饽篮,从里面取了一小块野菜团子,小心翼翼的掰开递给两个孩子。
“娘,外面有人!”
两个孩子抢野菜团子一口就吃完了,最小的那个突然看到在篱笆院外面站着一个人正往里看。
“谁?”
赵香兰也抬头看看,看清后愣了下,急忙往外跑。
王富贵也看到了,他也见过铁柱,但这寒冬腊月时候来他们家,怕是饿的不行了来找口吃的。
“铁柱,你,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娘......”
铁柱抓抓头,低着头进了篱笆院。
炕上的三个孩子也都跑下床看看,除了大妹,剩下的两个小家伙都是光着屁股的。
“铁柱来了啊,我,我给你烧点水喝。”
王富贵有点尴尬,低着头去烧水了。
“饿了吗?我给你拿点野菜团子吃。”赵香玉也是手足无措的去拿野菜团子。
“哥哥!”
大妹认识铁柱这个哥哥,立刻甜甜的喊了一声。
两个小家伙也有模有样的跟着学。
铁柱笑着抓抓头,然后道:“娘,我来送粮食的,我不饿。”
他急忙将篓子取下来。
正要烧水的王富贵与赵香兰都愣住了,怀疑听错了,送粮?陈有德让铁柱来送粮的???
为什么?
陈有德怎么可能会让铁柱来送粮?
铁柱提出藏在篓子里的布袋,将最底下的猪肉也提了出来,肥瘦各半的猪肉让夫妻俩愣了,连三个孩子都瞪大了眼睛。
“肉!”
“我要吃肉!”
“肉!”
孩子们急了。
“铁柱,哪里来的肉啊?你们大队开始分猪肉了?”
赵香兰吃惊。
“不是,这些是哥让我送给你们的。”铁柱急忙摇头,他们大队的猪到现在还没杀,一个个瘦的不行。
“哪一个哥?”赵香兰想了一圈想不到还有哪一个哥。
“花城。”
“啊?小花城?”
当听到张花城的时候,赵香兰更不理解了,小花城哪里来的肉?
可当铁柱将布袋解开时,别说她,就连王富贵也有点不知所措了。
棉鞋,桃酥,糖,下面全是粮食和地瓜干......
不管是桃酥和糖,这些可都是稀罕东西,在富庄大队是很少能见到的。
铁柱回来后就急忙跑回家了,家里很快传来一阵咆哮。
“你死哪去了?你是想冻死你弟弟妹妹吗,还得让老子起来给他们烧炕?”
“说话啊,你是哑巴吗!”
一阵抽打声传来。
王琳听到后缩了缩头,开始收拾着买回来的东西。
张花城站在院子里好一会才进屋,铁柱跟了这个恶毒的爸也是够倒霉的,他得想想办法帮一下铁柱。
“怎么买这么多的玉米碴和地瓜干?”王琳看着一样样的东西,忍不住问了一句,几乎都是吃的。
“玉米碴和地瓜干回头分一分,其他留着,鱼蟹生意不长久,多攒点粮。”
张花城知道他早晚会被盯上的,到时鱼蟹生意就做不成了。
“嗯。”
王琳点点头,低声道:“已经够吃的了,要不别去冒险了。”
她真的担心会被发现,到时就麻烦了。
“没事,不用担心。”
这怎么能够呢,寒冬才刚刚开始。
张花城看向坐在炕上的兜兜,兜兜正抱着一个包子啃的正开心,还时不时伸头看看大碗里的其他包子。
这一幕让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年代的孩子很简单,有吃的就行。
“我中午去送布和棉鞋到老家,让妈和大嫂她们做几双小孩穿的鞋,再给兜兜做一身棉衣棉裤。”
张花城伸手量了量兜兜的小脚。
有了棉鞋和新衣服,兜兜大冬天的也能去外面转转了,而不是一整个冬天都要躲在屋里和炕上。
“嗯!”
王琳闻言高兴的点点头,她也想给兜兜弄一双棉鞋,这样兜兜也不用天天在炕上了。
接着道:“你不给自己弄双棉鞋吗?”
张花城看了看脚上的鞋,再看看王琳脚上的鞋,确实,他们都没有好的棉鞋。
上午,张花城就往老家去了。
寒冬腊月都躲在屋里,只有大宝和小宝两个皮孩子到处跑,看到张花城来了,一个比一个热情的跑上来。
张花城拿出两块糖给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高兴的嗷嗷叫。
“你弟怎么又来了?”
陈秀英正在补衣服,听到动静后站起来看看外面。
正在炕上发呆的张虎臣赶紧爬起来。
“二锅!!!”
小妹高兴的冲出来,鞋都没穿就扑向张花城。
张花城一把将其抱起来,看着追出来的花铃,将手里的布袋子递了过去笑道:“给你!”
“二哥,这是什么?”花铃高兴的喊了一声,接着小声的问了一句,生怕被大嫂听到。
“棉花和布。”
“啊!”
花铃惊讶,急忙拿着进了屋。
“来了啊,进来,外面冷。”
张虎臣出来招招手。
“嗯,我带了一些布和棉花来,还有鞋底皮,看看让嫂子还有妈一起给孩子们一人做一双棉鞋。”
张花城进了屋。
一听到要做鞋,大嫂忍不住出来了。
很快家里热闹了,几个小孩都围着看,一群人都摸着布开始商量着做鞋。
“大宝小宝一双,小妹一双,兜兜一双,再做一双按照小妹脚的尺寸来做就行,剩下的布看看能不能给兜兜做棉裤和棉衣。”张花城知道这些布绰绰有余,剩下的就是再做一身小孩的棉裤棉衣都可以。
“够了,剩下的再给花铃做一双棉鞋都能够,花铃这过完年就要结婚了,也得有一双新棉鞋。”
大嫂量了量看了看,很快点点头。
她心里也高兴,大宝和小宝都能有棉鞋了。
张花城没想到大嫂会想着花铃,但说的话却让他不舒服,想起那个狗东西,过两天睡寡妇的消息就要闹开了,必须给花铃退了这门亲事!
这亲事还是大嫂牵的线,大嫂也算是好意,他也没什么话说。
“我不用,我有。”
花铃急忙摇头,不过满是补丁的棉鞋一伸出来自己都脸红了,急忙缩了回去。
“那就给花铃做一双。”
张花城说完道:“我还得回去,小丫我带家里去和兜兜玩,晚上天黑前给送回来。”
“早点送啊,天黑了别出门,山里晚上现在都是狼嚎。”
躺在床上的老父亲喊了一嗓子。
他身体不好,特别是一到冬天就各种毛病,躲在被窝里还能好一点。
“知道的,天黑前就送回来。”
张花城抱着小妹回家了。
小妹高兴坏了,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她知道去二哥家有好吃的,昨晚上回家以后她可是炫耀了一晚上呢。
“二哥是不是有点奇怪?”
花铃看着离开的背影,和印象中的二哥有点不一样了。
“你看我这个脑子,都忘了问问哪里来的布和棉花了。”
老妈一拍大腿。
布和棉花可都是稀罕东西。
中午,张花城炖了一锅白菜豆腐和粉条,炒了一盘辣椒炒肉,家里香气扑鼻,小丫和兜兜两个小家伙一直在擦口水。
“你和孩子先吃,我去叫一下铁柱。”
张花城把菜上桌后就去喊铁柱了。
陈有德和孙莉两口子正在院子里打转,辣椒炒肉的香味太冲了,让他们都要馋死了,还有白菜豆腐的香味,这过年了也不能吃这么丰盛的啊!
“要不你去看看?”
陈有德示意孙莉。
“我去干啥,闹成啥样了还我去看看,天天吃肉肯定偷猎了,你现在就去举报,一抓一个准,说不定他们家里还有很多肉呢!”
孙莉也馋的不行,家里两个孩子闻到了哭着喊着要吃肉。
“对,就是偷猎!”陈有德说完泄气道:“昨天晚上我去举报,队长都不管,根本不信的。”
“那也得举报,不然哪里来的肉?他们家有钱买吗?我们连一张肉票都搞不到,他们家能搞到?”
当前肉票难求,特别是农村,连县城的肉票都是很难搞的,普通家庭想吃顿肉难得很。
反而农村生产队吃肉还好一点,过年杀猪分肉,家家户户有肉吃。
陈有德不是很想去,昨晚上去被说了一顿,现在再去......
“你去不去?”
孙莉瞪眼了。
“去!去啊!”
陈有德砸吧砸吧嘴,“你说我中午也吃了不少,怎么还是一点劲都没有,老婆,要不我去搞块肉来补补吧,这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也不是事啊。”
“你有本事你去搞啊!”
“去就去!”
陈有德气汹汹的出门了。
孙莉咕哝一句,一扭头回屋里看孩子了。
张花城扔了两块小石头砸在铁柱的门上,很快收到暗号的铁柱出来了,知道是叫他吃饭,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才出门。
“自己拿饼吃。”
张花城给铁柱盛了一碗豆腐炖白菜,夹了一筷子辣椒炒肉放在他碗里。
铁柱低着头吃了起来。
“等会回家睡觉,等晚上来吃饭,然后跟我去收一趟货。”
“嗯。”
“小丫,吃饭不要扒拉菜找肉,用饼子卷着辣椒吃也很香的。”
张花城拿筷子敲了一下小丫的手,这恶习得改。
“嗷!”
小丫乖巧的应着。
有铁柱跟着,张花城轻松了许多。
但因为天色问题,来到县城时张花城就发现时间不早了,不得不加快速度赶往早市。
铁柱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来县城,东张西望的看着。
早市和昨天一样已是人来人往,这个时候是最热闹的,现在和七点以后的早市完全不一样,当前大部分东西都是不需要票就可以买的。
算得上是半个黑市了。
“刚上的海鲜,海里刚上来的,有蟹和还有海鱼,还有海螺与八爪,想吃海鲜的来看看,不要票不要票!”
张花城东西还没放好就喊了起来。
他看到有卖东西的已经开始离开了,显然距离红卫兵来这里巡查的时间不多了。
“咋卖?”
一个正在排队买豆腐的大妈急忙提着篮子跑过来。
“大蟹2毛票,小一点的1毛5分钱,这种最小的1毛票,这边的鱼1毛5分钱一条,小的1毛钱一条,不要票,不要票啊,蟹膏蟹黄顶满壳的!”
“太贵了,你这公母蟹一个价啊......”
大妈一听价格犹豫不决起来。
“婶,我这里不要票啊,都是刚上来的,保证新鲜保证肥,不肥明天早上来找我,我以后每天早上都在!”
张花城扯着嗓子喊着。
铁柱看着围过来的一群人,头都低的抬不起来了,显然不适应这种情况。
“同志,这个,这个,还有这个我要了!”先买的占便宜,谁都明白,有一个穿着花棉袄的小媳妇立马挑了几个母蟹。
“我也要两个!”
大妈赶紧去挑。
“八爪鱼怎么卖?”
“八爪鱼3毛,海螺2毛,这大海螺吃完了肉还能给小孩当玩具耍。”
“这几个海螺我都要了,这个小,就给你1毛!”
“行!”
“同志,同志,这条鱼给我挂一下!”
“好,铁柱,用草把这鱼串一下!”
短短十几分钟,张花城的海鲜就卖了接近一半,看着还剩很多,而买海鲜的却已经寥寥无几,他心中一动有了主意。
“同志,我能用海鲜和你换地瓜干吗?”
张花城拿着两个蟹跑到一个正在收摊的老板面前。
“换可以,得给我便宜点。”
老板略一犹豫,同意了。
“没问题!”
张花城自然同意,乐呵呵的选择了交换,很快他就多了半麻袋的地瓜干子。
这可是过冬的好东西,放在玉米碴里一起熬,香的很。
“孩子,我这里有一些干山货和你换点鱼吃,你看能换吗?”一个卖山货的老人也过来问问。
“换,能多换点就更好了!”
张花城一看是晾干的冻磨,好东西。
“那感情好,我这里就山货多!”
能换的张花城都换,连豆腐也换来一块,鱼和蟹几乎快换没了,已经所剩无几。
“红卫兵来了!”
不远处有人喊了一嗓子。
立刻早市一片躁动,不少摊主卷起摊位上的东西背着就跑。
“快走!”
剩下的鱼和蟹显然不能继续换了,张花城带着铁柱跑了,如果被抓到身上的全没收不说,家里还得送巨款来赎人。
看来得攒钱搞一块表,不知道时间真的很麻烦。
“哥,这么多吃的。”铁柱到现在脑子都是晕乎乎的,手中的麻袋里不是地瓜干就是干山货。
“等会还有呢!”
他手里有钱有票,自然要多买一些回去。
有铁柱在,他也能多买一些。
一路上见人就问,很快就将剩下的鱼和蟹也都卖掉了。
张花城带着铁柱也开始了采购,2毛6分一斤的精制粉条,7毛一斤的一等肉,4分钱一个的鸡蛋,9分钱一斤的玉米碴子,1毛5分钱一斤的大米,4毛一尺的布......
买买买!
一直买到就剩下两块三毛钱。
铁柱扛着一袋50斤重的玉米碴子,提着鼓鼓囊囊的麻袋,咧嘴跟在张花城后面,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好吃的。
“铁柱,我们是吃包子还是吃面条?”
张花城询问铁柱。
他肚子已经咕咕叫了。
铁柱看看天色,然后摇摇头,这显然还不到吃饭时间。
“吃面吧。”
张花城看到不远处有一家面馆,他这身体缺营养,而且当前十分的馋肉,上一世大鱼大肉他根本就不想吃一口,现在却馋的不行。
面馆大早上的生意火爆,香气弥漫,铁柱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口水都流出来了。
张花城去买了两大碗肉丝面,两毛一碗的肉丝面,肉多量也大,这让他很满意。
“吃!”
张花城递给铁柱一双筷子。
铁柱腿上放着玉米碴袋子,一手抓着麻袋不敢撒手,拿过筷子后秃噜秃噜的吃了起来。
“慢点吃,别烫着。”
张花城喝了一口汤,知道铁柱应该是饿坏了,这面刚出锅还很烫。
“嗯嗯!”
铁柱头都抬不起来了,短短不到两分钟,别说面了,连连碗里的汤都喝的干干净净。
“同志,再来两碗!”
张花城很快也吃完了,还是感觉很饿,看铁柱也是意犹未尽的样,当即再去要了两碗肉丝面。
“面汤免费加。”
老板打量了一下过来端面的铁柱,提醒了一句。
当张花城带着铁柱离开时,二人吃了四碗面,喝了四碗面汤,其中张花城喝了一碗,其他三碗都是铁柱喝的。
“这是哪里来的大肚子蛤蟆?也不怕撑坏。”
老板娘端着碗回来了。
“一看就是乡下来的,能吃。”
老板乐呵呵的来了一句,这年头别说乡下人肚子里没什么油水,就是县城也一样,放开吃都想当能吃的。
铁柱也是一脸的满足,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
“你吃饱了吗?”
张花城都感觉有点撑,可看铁柱好像没感觉一样。
“有点饱。”
“......”
懂了,应该也就是七分饱......
自己当时怎么说出让铁柱以后吃饱的话?
“铁柱,你去富庄看过你娘吗?”回去的路上,张花城突然问了一句,铁柱的娘就在隔壁的富庄大队,早已改嫁。
“娘有时候会来看我,会偷偷的给我带吃的,上次带妹妹来的,妹妹给我带了锅巴吃。”
铁柱想了想,点点头。
妹妹??
他上一世都不知道铁柱有妹妹,显然是铁柱娘改嫁以后生的。
“你知道你娘住在富庄哪里吗?”
“知道。”
“等回去我给你弄点吃的你给你娘送去,悄悄的送,知道吗,不要让你爹知道。”
让他爸知道,铁柱能被打死。
张花城记得小时候铁柱娘很好,也给他吃的,当时爸妈和大哥都住在老宅,两家关系还算和睦,可自从铁柱娘被打跑,铁柱后妈嫁过来后两家就矛盾不断。
后来大哥盖了新房,一家人都搬过去了,老宅就留给他了。
铁柱点点头。
“你脚多大?回去给你做双棉鞋。”
张花城看到铁柱穿的棉鞋满是补丁,显然这棉鞋也不暖和了。
铁柱低头看看脚,摇摇头,犹豫一下道:“花城,上一次我妹和我妈来看我,她没穿鞋,能给她做吗?”
“可以。”
张花城惊讶的看了眼铁柱,没想到他居然这个时候想着同母异父的妹妹。
“你妹脚多大?”
铁柱沉默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