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乔雪蒋玉兰的其他类型小说《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米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上辈子,在填志愿之前,哪怕是住在医院的家属院,乔雪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学医,会成为一名医生。她的高考分数高,入学就有奖学金。奖学金覆盖了一年的学杂费,生活费她得自己想办法。为了下一年能拿到奖学金,她只能用功刻苦学习,同时还得想办法找家教的工作,赚取生活费。除了赚钱的家教之外,她还要给乔勇和乔娜娜辅导功课。那俩人,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也不在学习上,她拉着拽着,效果都不大。距离他们兄妹高考还有半年的时候,陈丽芳就威胁乔雪说,如果他们考不上大学,乔雪也别想再读书了。就算乔雪自己能挣学费,陈丽芳也会搅和得天翻地覆,让学校给她退学。那之后,乔雪担惊受怕了半年,除了自己的学业不能落下,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兄妹学习。最后没办法,乔雪只能给他们划重点,找...
《重回15岁,从断亲开始乔雪蒋玉兰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上辈子,在填志愿之前,哪怕是住在医院的家属院,乔雪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学医,会成为一名医生。
她的高考分数高,入学就有奖学金。
奖学金覆盖了一年的学杂费,生活费她得自己想办法。
为了下一年能拿到奖学金,她只能用功刻苦学习,同时还得想办法找家教的工作,赚取生活费。
除了赚钱的家教之外,她还要给乔勇和乔娜娜辅导功课。
那俩人,注意力不集中,心思也不在学习上,她拉着拽着,效果都不大。
距离他们兄妹高考还有半年的时候,陈丽芳就威胁乔雪说,如果他们考不上大学,乔雪也别想再读书了。
就算乔雪自己能挣学费,陈丽芳也会搅和得天翻地覆,让学校给她退学。
那之后,乔雪担惊受怕了半年,除了自己的学业不能落下,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兄妹学习。
最后没办法,乔雪只能给他们划重点,找相似题型,甚至连语文和英语的作文都自己各写了十篇范文出来,让他们背。
他们背不出来,乔雪就跟他们一起背。
就这么拖拽了半年,还真让乔雪把他们给踹进了本科线。
当年也正好大学又扩招,比起乔雪自己高考那年,人数翻了一倍多,再加上户口的优势,他们都考上了公办本科。
睡前,乔雪发现这么多年后,当年她让那对兄妹背的作文她现在还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
……
第二天一早,乔雪和沈静宜来到九曲路服装城的时候,就听到一楼的摊贩在窃窃私语,偶尔拔高的声音透着满腔愤怒。
乔雪觉得,客源引流这份兼职,估计做不了几天了。
一楼的商户要有意见了,后面肯定要去管理处要求整顿。
一楼是人流最集中的区域,顾客进出方便,曝光率高,商家更容易吸引顾客,租金自然也是最高的。
可是这几天,因为有人跑去商城门口做引流,本应该先光顾一楼的客户,都直奔其他楼层去了,一楼的商户不闹才怪。
果然,来到四楼,就听到其他摊贩跟朱大姐他们夫妻俩说一楼的商户有意见的事。
之前,乔雪就跟朱大姐他们说过,客源引流的事情估计也做不了几天,让他们做好远途客户的服务。
新款衣服上市,拍几张照片,寄给外地的客户,客户喜欢,他们就直接给对方发货。
现在已经有一些小型的物流公司面向周围几个省市发货,还是很便利的。
所以,听到其他同行说一楼商户要去管理处告状,朱大姐他们并不焦虑。
朱大姐说:“我们本来也没打算做多少天,整顿就整顿呗。”
话虽然这样说,后面等乔雪换好今天的新衣服,朱大姐还是忍不住问乔雪说:“乔雪,你说的那个拍照发给客户,在电话里谈好,然后发货这样模式真的行得通吗?”
乔雪说:“朱阿姨,昨天我听您和叔叔跟客户这样介绍的时候,客户都说这样的办法很好,不停地点头。客户自己也不想来回折腾,费钱,费力,费功夫。我觉得这个模式非常可行。”
要是不行的话,某宝怎么能做得那么大呢?
朱大姐松了一口气。
乔雪又说:“不过,拍照片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一定要把照片拍的好看一点。比如一套衣服怎么搭配,搭配好了再拍照,最好是找一个模特来拍。我说的模特不是那种专业的模特,比如就像我们这样子,就可以了。”
朱大姐连连点头,“还是你们这些高材生的脑子好用。”
今天的客源引流只做了半天,十一点多的时候,管理处的人就出现,勒令她们停止。
乔雪就跟沈静宜回了四楼。
沈静宜叹息,“我昨天还幻想着这个月要赚几千块钱呢……”
乔雪说:“静宜姐,咱们可不仅仅是这一份兼职,几千块钱,很容易实现的。”
沈静宜并不觉得房产中介那份兼职也属于她,一切都是乔雪的劳动所得。
既然乔雪安慰她,她就不要说那些扫兴的话了。
“嗯,我们的梦想会实现的。”
此时,四楼的客人也不少。
乔雪和沈静宜立刻上前帮忙接待客人。
这个年代做服装生意的大多数都是年轻女孩,年龄大的也不过三十来岁,她们穿着时髦,大多数也都化了妆。
“小姐姐,你太有眼光了!这件衬衣配这条裤子确实很好看。”乔雪说。
“哦?你真这样认为?难道不觉得这样有点像80年代港剧里的造型吗?”客户挑眉。
乔雪说:“流行元素就是这样,十几年一个轮回。差不多该是80年代流行的东西开始重新流行回来了。”
客户脸上顿时挂起笑容:“是吧?我也这样觉得!我总觉得80年代初的港风,又慢慢流行了,所以想进一点这方面的货,又怕砸自己手里。”
乔雪说:“不会啊。你看最新的星周刊没有,这期的模特,白衬衫黑裤子波浪卷,大红唇。这就是妥妥的风向标呀!”
“对对。”
乔雪又对客户说:“小姐姐,您本身的气质也跟80年代的港星特别符合,您平时只要穿着那样的衣服,在店门口一站,那您就是风向标。”
年轻的客户被夸得满脸笑容,又在乔雪的帮助下多配了几套。
沈静宜学以致用,也推销掉了好几套衣服。
看到乔雪和沈静宜能独当一面,朱大姐又跟丈夫商量了一下,然后对她们俩说:“我们中午去售楼处签合同付款,要不这段时间你们俩就帮我们看一下店?”
乔雪和沈静宜都怔了一下。
“朱阿姨,你们这么相信我们呀。”乔雪道。
“那有啥不相信的,你们俩都是好孩子!我们最多两个小时就回来了,喏,这是价格表,你们就按照上面的价格来卖。有客户能卖出去就卖出去,卖不出去你们也不要有心理负担。”
乔雪点头,“那好,我俩一定会看好点的。”
当然,在离开之前,朱大姐也让对面的摊户朋友帮忙照应一下。
朱大姐夫妻俩离开后,乔雪和沈静宜就在半个小时内又做成了三单生意,之后就没什么客户了。
周围的商贩也开始了打盹。
沈静宜不敢打盹,她小声地跟乔雪说:“雪,朱阿姨他们付款了,玉兰姐那边,应该会给你佣金吧?”
老板不搭理她。
乔雪:“那你是担心警察会把你以前的事情调查出来?”
老板瞪眼:“我以前有什么事情不能被警察知道的?我又不是犯罪分子!”
乔雪:“那你就是嫌弃我呗。”
老板看着乔雪可怜巴巴的样子,声音最终还是软了下来,“你这个小姑娘年龄不大,主意怎么这么大?你说,你是不是故意跑去火车站钓鱼了?”
乔雪无辜地眨眼,“我没有,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再说了,我又怎么知道有便衣警察在那附近?”
逻辑上是行得通的,但是老板始终觉得有些怪怪的。
三天之后。
乔雪和沈静宜一起坐公交车去九曲路服装城的时候,在公交车上就听到了大家的议论声——
“昨天晚上,出动了好多警车,是出什么事儿了吗?”
“我知道,我邻居在酒店上班,上的是晚班,今天早上回来之后一直在楼下跟邻居们说昨天晚上的事情。你们听说过云霄会所吗?”
“就是那个一瓶酒相当于老百姓一个月工资的会所呀?”
“没错!就是那个会所,老板很作孽的,糟蹋了很多小姑娘。很多没有成年的小姑娘被卖到那里,干那种勾当……”
沈静宜听到这些吓得拉住乔雪的手。
来到服装城,摊主们也是一边做营业前的准备,一边说昨天晚上警车出动的事情。
王阿姨看着脸色有些发白的沈静宜,然后说:“以后你们下班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吧,早点回去,外面现在真的太乱了。”
反正关门前的那一个小时,确实没什么客流。
乔雪感激地说:“谢谢王阿姨。对了,王阿姨,你的贷款办下来了吗?”
王阿姨点头,眉梢中带着喜色,她说:“昨天下午就下来了。我马上就拿着相关材料去派出所,派出所这边给我开了迁移证明,我已经寄回老家给我哥,让他帮我把我女儿的户口迁过来。”
说起来,王阿姨能够顺利地把女儿的户口迁过来,也是因为当初生的是女儿,婆家说户口都是随母亲,而王阿姨的户口也没有从父母那里迁到丈夫这边,之后婆家这边又是各种不配合,所以女儿的户口和王阿姨的一直都在娘家那边。
以前的各种难处,现在居然变成了各种便利。
乔雪又好奇地问了一句:“王阿姨,那个男人到现在都不知道你买房?”
王阿姨冷笑:“狗男人一心扑在外面的女人身上,哪里还想得起我们呀?外面那个女人的弟弟结婚,他除了帮着装修这边的店面,还跟着那个女人一起回老家帮人家张罗弟弟的婚宴。”
乔雪说:“王阿姨,你有没有想过找律师离婚?他是过错方,财产分配的时候肯定会倾向于你。”
前几天,乔雪没有提离婚的事情,是因为王阿姨本身应该也没有考虑过离婚,在她看来,离婚就是便宜了外面的女人。
但是,最近为了房子的事情忙前忙后,王阿姨似乎感觉到了一个人带孩子的好处,现在提出这个建议,她应该会考虑一下。
乔雪趁机说:“你女儿的户口迁过来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下让女儿跟你姓,反正那种爸爸有跟没有一样。”
王阿姨的眼前一亮……
服装城的商铺们聊完了云霄会所的恐怖事情,又开始聊房子。
自从王阿姨贷款买房子的壮举之后,又有另外两家人去买了房子,这两家都是全款。
刚说完,朱阿姨的丈夫就喊她回去了,有客人上门了。
乔雪和沈静宜尽职尽责地当销售员,一个早上基本没闲着。
快到中午的时候,王阿姨说:“这会儿没什么客人,静宜你在这里看店,我跟乔雪去快餐店买饭。”
沈静宜之前一直帮妈妈摆摊,招呼客人这方面他本来就没什么问题,缺的只不过是卖衣服的话术,这几天跟着乔雪学下来,独挡一面自然是不成问题。
“好的,王阿姨,你们去。直接在店里吃,店里吃的话还有汤喝。”
乔雪心里已经开始兴奋起来,她猜测,王阿姨要跟他一起去快餐店,估计是想问她买房子的事情。
果然,下楼后,王阿姨就直接问:“乔雪,小朱他们买房,是你帮忙推荐的小区吧?”
“对啊,我班主任的亲戚在那个楼盘里当销售,朱阿姨说要买房给孩子上学,我就随口提了一句。正好那个姐姐手里的给客户的优惠额度还没有用完,给朱阿姨打了一点折。”
王阿姨又问:“那个小区最便宜的房子多少钱?”
乔雪说:“前天去看的时候,听了几句,最便宜的房子应该是两居室的。75平,一房朝南,一房朝北,客厅连着阳台。市场价在37万左右,如果能够找人优惠,可能还可以再砍掉一万块吧。”
“三十七万……”王阿姨喃喃地说着这个数字,眉头皱成川字型。
乔雪灵机一动,说:“在销售中心的时候,看到好几个人都在办理贷款。首付是房款的30%,贷款30年,每个月还款两千块左右。其实,我觉得也挺划算的。如果是租房子的话,房租会越来越贵,估计过不了两年,房租就能赶上还款的金额。”
因为乔雪的话,王阿姨自然地想到自己的房租。
她现在租住在电力局家属院的房子里,是80年代的房子,两室一厅,厅还特别小,放一个饭桌,基本就没什么空间了。
唯一便利的地方就是房子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就这房子,一个月租金还得1200块。
上个月交房租的时候,房东还暗示,一年期满之后要涨价。
如果能够把首付款搞定,贷款买房子确实很合适。
最主要的是孩子能够来这里上学……
乔雪没有再说关于房子的事情,她用感慨的语气说了一句:“朱阿姨真是个好妈妈,而且还特别有魄力。
我看着叔叔不像是很想买房子的样子,朱阿姨就说,只要两个孩子能够在这里读书,她可以承受房子降价的风险。”
王阿姨的眼神突然变得坚毅起来,她说:“乔雪,房产销售中心几点钟下班呀?”
“应该是八点。”
“那今天下班你陪我去一趟吧。”
“啊?王阿姨,你也要买房给孩子读书吗?”
“对,我也要买房给孩子读书!”
妈的!与其让那个狗男人把钱花在外面的女人身上,她还不如拿去买房,好歹给孩子弄一个蓝印户口,把孩子转学到这里来读书。
女儿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个月她都给老的钱,但是两个老东西还是把好吃的给小叔子的儿子,她女儿只能往后靠。
她就是要豁出去,先把钱给花了!
爱咋咋地吧!
这几天,之前客户欠的货款正好回收,男人不在,钱都在她这里。
一共有十三万多,如果买一套小一点的房子,正好够首付款。
房子就写她和女儿的名字,再把房本藏好……
录音给大家带来的震撼可不少。
那个叫丁涛的孩子,本来还睁大眼睛好奇乔雪的事,下一秒就看到爷爷叉腰站在他跟前。
丁涛往后退一步,还不忘记捂住屁股,“爷爷,你别告诉我爸妈,那钱我会用压岁钱补回来的。”
丁爷爷震怒,“你还真偷自己的家了!?”
丁涛委屈巴巴:“我听到妈妈说,想要买新房子,让我上更好的小学,但是家里钱不够。
乔勇说,在那个游戏厅玩游戏,赚的金币多,可以多换钱。
他还说我是个游戏高手,肯定能赚到很多金币。
我就想换到钱后给爸爸妈妈买房子……”
站在丁爷爷旁边的人拉了老爷子一把,“老丁,你冷静,孩子也是被蒙骗了。”
有人嘟囔说:“乔建设和陈丽芳两口子到底是怎么教孩子的,乔勇才10岁,就会怂恿比他小的孩子干坏事儿了。”
“这叫言传身教!他们平时关起门来,指不定对乔雪的恶劣程度是咱们根本想象不到的。乔勇和乔娜娜也是有样学样。”
“可不是嘛……刚才你们听到了吧,乔建设威胁乔雪,如果她自己找的兼职没办法让她赚够高三的学费,就让她去KTV上班。”
这个年代的KTV,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一些不可告人的业务。
让乔雪一个未成年高中生去那种地方上班,能干什么?
陪酒?陪唱?还是想让她陪其他的?
原本家属院里的人是不会这样光明正大地八卦别人家的事情,可是刚才录音里听到的内容,实在让人心神难安。
跟这样的人做邻居,以后孩子被带坏怎么办?
乔雪离开家属院之后并没有走远,她去了附近的小旅馆。
说是小旅馆,其实资质方面并不齐全。
这是一个位于巷子里的三层小楼,原本屋主是在一楼开一个小卖部,但是因为没有靠近大马路,生意并不好。
小学的时候,乔雪有一天实在饿得不行,来到这里跟小卖部的老板商量:我帮你卖一天东西,你能不能给我一包方便面?
交易达成。
半年后的某一天,乔雪再次出现在小卖部。
老板丢给她一个桶装方便面,说:“快过期了。吃吧,这是最后一次给你吃的了,过两天我这里就要关门大吉了。”
乔雪好奇,为什么要关门?
老板没好气:“为什么?你没看到吗?进的货都要过期了,还卖不出去。”
说完,老板烦躁地扒拉了一下头发,“这破房子,地理位置不好,租又租不出去。要去上班看老板的脸色,烦死了。”
乔雪眨眨眼,说:“我刚才遇到有几个外地来看病的人,想要在这附近租短租房。老板,你要不要把你楼上的房子改成宾馆那样,然后出租给那些来看病的人。”
老板惊讶地看着小学生乔雪,然后又奖励了乔雪一根火腿肠。
三个月后,小卖部上面的两层楼改成了一共十二间房间,作为短租房出租,这几年生意都不错。
叼着烟坐在门口台阶上的老板看到乔雪,下意识地把烟掐灭,然后讽刺地说:“怎么?又挨饿了?”
乔雪走到玻璃柜台边,抽了一根棒棒糖,撕开,含在嘴里,坐在老板旁边,“再抽烟的话,你会死的。”
“呸!你少诅咒我。不是……你今天看起来怎么跟以前不一样了?怎么说话那么呛人。”老板打量乔雪。
乔雪和老板这几年,基本维持在两个月一次方便面,老板高兴的时候会多加一根火腿和卤蛋的交情。
就这样,老板都能看得出她的变化。
乔雪抬头看天,月朗星稀,她说:“打算换个活法。”
老板嗤笑:“想换个活法,除非你能给自己换个爹妈。”
乔雪:“我都十五岁啦,不要爹妈也能活。给我一间空房。”
老板打量乔雪的眼神比刚才更认真,然后说:“你换个活法就是想从讹诈我开始吗?以前是加火腿肠和卤蛋的豪华版方便面,现在胃口大到要跟我要一间房。你知道我这房间一个晚上多少钱吗?二十块!”
话音刚落,两张10块钱的钞票就出现在他面前。
小房间其实比正常宾馆的还要小,却有独立的卫生间。
每次有人退房,老板也会让清洁工把房间打扫干净,床单被套都是换新的,被子也会拿出去晒过。
这会儿大夏天,床上只有一张席子,床头的组合柜上放着一个小风扇。
乔雪躺下后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乔雪下楼,老板已经买好早餐放在小卖部的柜台上。
豆浆油条粢饭团还有一个茶鸡蛋。
老板还没来得及吃,正在给昨天刚住进来的客人说医院挂号的技巧。
乔雪顺走了他一根油条,还拿了货架上的一瓶盒装牛奶。
老板气得大叫:“乔雪,要吃自己去买。”
客人问:“这是你女儿呀?”
老板“哼”了一声,“我可生不出那么笨的丫头。”
……
……
今天早上医附院的家属院里,夜班结束交班回来的人,和往常一样,下班后顺便从食堂买了早餐回来给家里人吃。
可是今天夜班回来的人不少人站在楼下,和准备去上班的人说话,不像往常一样恨不得马上回家倒头睡。
陈丽芳站在阳台晾衣服,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有些好奇。
转身回屋的时候,陈丽芳就跟乔建设说:“看来昨晚医院应该又有闹事的了,那些下夜班的,一个个都不着急回家,好多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
他们在嘀咕什么呢?
陈丽芳眼珠子一转,拉着乔娜娜说:“来,跟我下楼。”
乔勇说:“我也去。”
陈丽芳带着一双儿女朝人群走去,越靠近,那些说话的声音越小。
等他们走到跟前,所有人都闭嘴了。
陈丽芳在心里骂:哼,还不是瞧不起我们夫妻俩不是医生。我们不是医生,也能住三居室的房子。你们当中还有几个是博士毕业,单位只给分两居室的。我还有儿子,你们不少人生的是女儿!
“徐医生,你下夜班啦,能不能帮我家娜娜把指甲处理一下。”
言罢,陈丽芳就把乔娜娜被掀开的指甲露出来。
昨晚,陈丽芳给乔娜娜涂了消毒水,再用纱布包了一下。
刚才下楼的时候,把纱布拆开了。
乔娜娜适时喊了一声:“好疼啊。”
按照平时这群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交习惯,看到孩子的伤口露出来,肯定会有人问:怎么弄伤的呀,孩子得多疼啊?
到时候,她就可以把乔雪的恶行说出来。
可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没声音。
乔雪也没想到,她开单之后的第二单,居然会来得那么快。
更没想到,王阿姨如此有魄力。
下班后,王阿姨就带着两个兼职员工打车直奔海湾小区的销售中心。
中午吃完饭后,乔雪就给蒋玉兰打了电话,告诉她晚上带人来看房子。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今天的蒋玉兰接待起客户,就从容得多了。
王阿姨一进样板房,眼神和朱阿姨之前的如出一辙,有渴望有憧憬,也有对未来的向往。
蒋玉兰说房间里还可以再摆一张书台的时候,王阿姨就说:“我买,就买一套这个格局的房子!”
之后,乔雪才知道,蒋阿姨竟然连首付款都带来了。
付款的时候,蒋阿姨还问了一句:“这房子,我只打算落我和我闺女的户口,没有男人,能成吧?”
旁边的经理说:“当然能成啦!大姐,来我们这里买房的,不少是您这样的母亲。放心吧,您家的户口本,您做主,您想让您的户口本上有谁就有谁。”
乔雪在旁边陪着一起办手续,让她惊讶的是,现在的贷款居然那么好办,只需要一份抵押材料就可以。
而且抵押材料还是复印件。王阿姨拿来抵押的是她在九曲路服装市场的店面。
现在的银行房贷审核那么松,那她再买几套房,凑够首付,是不是也可以买一套房啦?乔雪发现自己真敢想。
销售中心说,明天会把贷款材料交给银行,银行那边一个星期就有结果。
贷款下来之后,就能办后面的手续,不耽误王阿姨办蓝印户口。
蒋玉兰的直属领导还告诉王阿姨,怎么给孩子办理转学,需要什么手续。
领导说的时候,乔雪就从书包里拿出本子和笔,认真地记下来,最后把纸撕下来,给王阿姨。
回去的时候,王阿姨请她们俩吃了宵夜。
沈静宜说:“王阿姨,您真有魄力。我发现,九曲路服装市场的阿姨们,都特别牛。”
王阿姨有些得意:“那是,我们都是苦过来的,而且在卖衣服这方面,我们女人其实比男人还有优势。”但是在家庭地位里,女性却是弱势的一方……
乔雪说:“王阿姨,您和您女儿,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王阿姨,有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前几天在旁边看着,再加上今天的接触,在王阿姨心里,这两个重点高中的女孩确实是顶顶聪明的。
聪明的人除了会读书之外,做其他事情也比别人更容易成功。
王阿姨早就已经悟出一个道理:跟着聪明人走,不会有错。
当初,她就是跟着村里一个聪明人的脚步,才在这个城市拥有了自己的门面。
“乔雪,你王阿姨我可不是那种死板的人。有话你就直说。”
乔雪说:“王阿姨,是这样的,虽然我不了解你们家到底是什么情况, 但也可以通过您买房子只写女儿和自己的名字,就能判断出那个男人和您应该不是一条心。
万一,他知道您买房了,肯定会大闹一场。
为了以防万一,我觉得您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
王阿姨眼睛一亮,“你有什么好主意呀?”
乔雪说:“我觉得您可以跟商铺里其他有能力买房子的人说一说,让他们也大胆地迈出这一步,争取早点在这个城市置业。
有了房子,人才会有归属感。
而且现在对于你们来说,买房子确实很有用,至少把孩子的户口都给解决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