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路’项目整体推进有序,土建工程在非争议标段已超额完成季度目标。不过……”
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专业:
“东道国环保部门近期提出了一项新的补充环评要求,涉及关键路段,标准提升幅度较大,措辞比较强硬。项目方初步评估,可能对工期造成一定影响,目前正在全力应对。”
他略作停顿,观察领导神情——沉静如深潭。
李秘书继续道:
“项目团队,尤其是法律顾问团队,反应非常迅速,应对策略很专业。据项目方反馈,我方已第一时间启动法律程序反制其程序瑕疵,同时聘请了国际顶尖环评机构进行独立评估,并积极通过外交渠道进行高层沟通。各方都在争分夺秒,工作强度非常大。”
最后那句“工作强度非常大”,如同精准投入深潭的石子。
赵廷文端起茶杯,缓缓啜了一口,目光依旧落在文件上,只淡淡“嗯”了一声。
再无其他指示。
但李秘书清晰捕捉到,领导握着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收紧一瞬,随即又恢复了自然。
*
赵廷文忙完回到家时,已是深夜。
偌大的房子里一片寂静,等待他的只有玄幻处亮起的暖黄色光晕。
他迈步走向主卧,发现门缝里没有透出光亮。
脚步微顿,视线转向走廊另一端。
书房门虚掩着,明亮光线从门缝里倾泻出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光带。
他迈步至门前,抬手,无声推开。
书房里,原本属于他的沉静空间,此刻已被另一种紧张而专注的气场所占据。
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他的文件和书籍被整齐地挪至角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文件战场”:
摊开的案卷、厚厚的项目图纸复印件、还有一台屏幕亮得刺眼的笔记本电脑。
打印出来的文件散落在桌角和旁边的沙发上,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
方允就坐在他的椅子上,深陷在文件堆里。
她穿着宽松的家居服,长发随意挽成丸子头,露出光洁的额头,像个熬夜赶论文的学生。
防蓝光镜片后的眼睛紧锁屏幕,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敲击声清脆密集。
旁边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咖啡,和一个啃了一半、看起来同样冷硬的面包。
她全神贯注,甚至没有察觉到门口有人。
赵廷文的目光扫过这凌乱的“战场”,最后落在她微蹙的眉心和紧抿的唇线上。
在门口静立数秒,他才放轻脚步走进去。
直到高大的身影笼罩了桌面光源,方允才骤然一惊,从法律条文里抽离,茫然抬眼,弯起嘴角:
“你回来啦。”
“还没休息?”赵廷文的声音比平时低沉柔和了几分。
方允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涩的鼻梁:“快了,有个关键条款的风险点需要再确认一下。”
“吃饭了吗?”他看向那冷硬的面包。
“吃了。”方允脱口而出,语气带着点工作被打断后的心不在焉,手指已本能地放回键盘。
显然心思还在未完成的分析上。
赵廷文不再言语,指尖在桌面极轻地一点,转身离开。
他没有回卧室,而是走向餐厅。
昏暗光线下,光洁的桌面空空如也。
视线最终落在角落的垃圾桶。
一个空泡面桶醒目地躺在里面,旁边散落着塑料叉的包装。
这就是她的“晚餐”?
赵廷文的目光在泡面桶上停留片刻,下颌线无声绷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