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章节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是以朱标朱元璋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山泽”,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继续打趣,转而继续说道:“此事虽然是老大占理,可他毕竟也顶撞了你,你不用.....”“那不成!”不等马皇后说完,老朱当即打断道:“妹子,这事儿咱还真要给老大赔个不是,毕竟这小子是为了咱大明才顶撞咱的。”“说到天边,这事儿也是咱的不对,咱也应该给老大致歉。”若是换了别人。莫说是道歉,老朱不......
《全文章节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彩片段
“嗯,让他们老实待在宫里。”
“可是.....”
常氏眉眼悲凄,转头看了眼宜伦所在房间,愈发柔声说道:
“若是如此,宜伦未免太可怜了些。”
“她母妃的葬礼,众皇子无一出面,将来宫中众人还不像躲瘟神一样躲着宜伦。”
“将来婚配到了夫家,恐怕也要被人轻视....”
“孤的妹妹何人敢轻视?”
朱标当即低声怒喝。
只不过下一秒,朱标叹了口气,再次说道:
“孙贵妃的丧礼,你同我一起出面,也算给宜伦一个交代。”
.......
谨身殿内。
听李善长说完,朱元璋眼中当即闪过一抹亮光。
“太子当真是这么说的?”
见李善长认真点头。
老朱当即兴奋的站起身子,如同打下一座城池般,很是高兴的在殿内徘徊。
“好!好!好!”
“果然是咱朱家的种,老大比咱强,他比咱想的周到。”
“是咱错怪了咱家老大。”
“来人,传太子.....”
“算了,咱亲自去给老大赔礼道歉!”
老朱也是性情中人。
听到朱标先前顶撞他,都是为了大明考虑。
此时老朱也不顾什么帝王威仪、君父威严,起身便要前往东宫给朱标致歉。
只不过等他刚走到门口。
马皇后便迎面走了过来。
“臣李善长拜见皇后.....”
“李先生,你与陛下的正事可曾说完了?”
“说完了,说完了,臣告退。”
心领神会之下,李善长连忙起身朝门外走去。
等大殿内只剩下朱元璋和马皇后两人时。
老朱看向马皇后很是兴奋说道:
“妹子,你知道吗?老大之所以顶撞咱,是怕咱的帝王之名蒙尘。”
“而且老大不让咱那些皇子给孙妃服丧,都是为了咱大明长远计!”
“李善长还说咱家老大比秦之扶苏、唐之太宗都要强。”
“嘿嘿,咱老朱家也出了个麒麟儿!”
此时老朱如获至宝般的高兴样子。
马皇后微笑点头,跟着附和道:
“没错,老大的确是德才兼备,你把大明交给他,也算放心。”
“不过陛下,你这是要去干什么?”
“自然是去给老大赔个不是!”
见老朱竟如此坦然,马皇后哭笑不得之下,出言嘲讽道:
“怎么?不是先前你拿着剑嚷嚷着要砍死老大的时候了?”
老朱很是尴尬的看了马皇后一眼。
“妹子,咱当时是被气糊涂了。”
“再者说了,你还不知道咱,咱怎么可能真的伤到老大。”
看着老朱表情难堪的尴尬模样,马皇后也不再继续打趣,转而继续说道:
“此事虽然是老大占理,可他毕竟也顶撞了你,你不用.....”
“那不成!”
不等马皇后说完,老朱当即打断道:
“妹子,这事儿咱还真要给老大赔个不是,毕竟这小子是为了咱大明才顶撞咱的。”
“说到天边,这事儿也是咱的不对,咱也应该给老大致歉。”
若是换了别人。
莫说是道歉,老朱不赶尽杀绝都是客气。
可毕竟是太子朱标。
对老朱来说,他一直希望朱标会成为比他更优秀的皇帝。
就此事而言,朱标所表现的长远目光,也的确要比悲痛之下的他强上一些。
所以老朱还真不介意给朱标致歉。
也是见老朱心意已决,马皇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就算真的要致歉,也不该大白天去。”
“等到夜里,你自己一个人悄悄去就行。”
“老子给儿子道歉,这事儿只要你们爷俩知道就行。知道的人太多,反倒失了你帝王的威仪。”
“对对对,妹子说得对,那咱晚上再去。”
见老朱心情大好,很是得意的半靠在椅子上。
马皇后上前一步,继续问道:
“那孙妹妹的丧事该如何办?”
“老六在宜伦面前胡说八道,老大罚了他五十手板,还罚他抄写皇明祖训五十遍。”
“看的出来,老大也是心疼宜伦,就算你不说,他也是愿意出席孙妹妹的葬礼。”
“可被你这么一闹,老大还怎么参加?”
“而且我也听说了,老大让皇子们都老实待在宫里,不准他们三日后出面。”
“这....”
但凡牵扯朱标的事,老朱就有些拿不定注意。
虽说只要他一下令,皇子们还是要乖乖参加孙氏的葬礼。
可真要是这么一来,他和朱标的关系就更僵了。
苦思无果之下,朱元璋用求助的眼神看向马皇后:
“妹子,咱知道这事儿咱做的不对,可圣旨已经下去了。”
“老五守孝三年,诸皇子出殡,百官服丧。”
“总不能让咱朝令夕改吧。”
“是,那你今晚去找老大的时候,就和他好好说说。”
“若是还不成,等到孙妹妹葬礼之时,我悄悄把老五他们叫到坤宁宫,我带他们去。”
“好,这办法好!”老朱兴奋说道。
“就算事后老大要罚老五他们,那孙氏的葬礼也都过去了。”
“咱这个皇帝的颜面也算是保住了。”
看着一脸窃喜的朱元璋。
马皇后也感觉有些哭笑不得。
无论是在沙场,还是在朝堂,老朱什么时候不是一言独断,锐意无前。
可但凡遇到朱标,老朱还真就一点办法没有。
这对父子,一个像是随时都可能点燃的炸药,另一个则是随时浇灭这炸药的清水。
只不过见老朱心头阴郁完全消散,马皇后也觉得时机成熟,这才看向老朱说道:
“重八,刘伯温抵京,你打算如何处置他?”
此话一出,朱元璋表情瞬间冷了下来。
那股磅礴骇人的帝王威压瞬间充斥整个大殿。
朱标的父亲也在此刻重新变成了那乾坤独断的洪武皇帝。
“这么多年,刘伯温还是和咱不知心,借此事敲打敲打他也好。”
“重八,你还在为那事儿生气?”
“宜伦?她有何罪?”
朱标诧异出声,不过很快便也明白其中缘由。
“兄长,孙贵妃乃是宜伦生母。”
“您不愿为孙贵妃服丧,甚至因为此事同陛下大吵一架。”
“宜伦一个孩子,自然认为是您与他生母不和.....”
“这孩子,让她进来吧....”
不等常氏动身,朱标轻叹一声,起身便朝门外走去。
“罢了,孤自己去....”
此时的太子府前。
年仅五岁的宜伦一身素衣,满脸泪痕跪在门前,正委屈巴巴的耷拉着脑袋。
当听到脚步声,小丫头猛的抬头。
可也是看到朱标的瞬间。
小丫头噙着眼泪的眼眶瞬间决堤,哇的一声直接嚎啕大哭了起来。
“大哥.....”
“谁欺负我们宜伦了,跟大哥说,大哥给你做主!”
“不是不是,没人欺负宜伦.....”宜伦摇着小脑袋的同时,很是委屈的看向朱标说道:
“是.....是....”
“大...大哥,我替我母妃来.....给大哥赔个不是.....”
“啧....”
看着小丫头那一脸无助又战战兢兢的表情。
朱标心头一软,抱起宜伦便朝东宫走去。
吩咐下人拿来热毛巾后,朱标一边为宜伦擦脸,一边温声说道。
“宜伦,大哥与孙娘娘之间并无不和,你也不需给我赔不是。”
“再者说了,就算是看在咱们宜伦的面子上,大哥也不能跟孙娘娘置气啊。”
宜伦噙着泪水的大眼睛紧紧盯着朱标。
尚有些婴儿肥的小圆脸上满是疑惑。
“可是......”
“宜伦,你母妃薨逝虽是家事,可也是国事。”
“大哥身为太子,要考虑的自然更多一些。”
“难不成宜伦不相信大哥?”
“不是不是,宜伦相信大哥!”
见小丫头用力点了点头。
朱标将一块糕点放在宜伦手中,柔声问道:
“宜伦,你可还记得你五哥今年多大了?”
宜伦闻言,伸出肉嘟嘟的小手掌,扳着指头开始数数。
“宜伦今年五岁,五哥哥长宜伦八岁,那五哥今年是六、七....”
“大哥,五哥哥今年十三岁了。”
“没错,五弟今年十三岁了,明年就是十四。”
朱标微微颔首,继续说道:
“按照皇家礼法,十四岁后便要考虑着迎娶王妃。”
“父皇命你五哥给孙娘娘守孝三年。”
“那在这三年里,你五哥便不能考虑迎娶王妃的事。”
“而且这三年里,你五哥每日只能在宫中诵读经文,不得外出,更不能带着你们溜出皇宫游玩。”
“除了父皇和母后的生辰,他都不能有片刻的休息....”
“啊?”
朱标还未说完,宜伦连忙摇头。
“那不行,那不行,五哥哥会憋疯的,宜伦不要五哥哥给母妃守孝了。”
宜伦说话的同时,李善长前来拜见。
朱标微微点头,让他在一旁等候,看向宜伦继续问道:
“宜伦,是谁告诉你,大哥与你母妃不合,所以大哥才不愿为她服丧,更不准其他皇子守孝的?”
“嗯.....是宜伦自己想的.....”
“是吗?”
朱标没有继续追问,当即冲门外宫人冷声喝道:
“将诸皇子全部召来,孤要好好问问,哪个混小子乱说话!”
见朱标发怒,宜伦连忙跑到朱标跟前解释道:
“大哥,是宜伦自己想的,和六哥没关系.....”
话刚出口,宜伦也意识到自己不打自招,连忙捂住嘴巴。
只不过听到这话,朱标冲常氏使了个眼色。
常氏当即便带着宜伦朝后房走去。
等宜伦离开,朱标看向门外宫人冷声喝道:
“将楚王朱桢给孤叫过来。”
“命总管太监刘和严查所有宫人,凡在宜伦公主面前妄言非议者,割去舌头,打断双腿,丢出宫外!”
听到朱标对宫人的严惩,站在一旁的李善长不由打了个寒颤。
朝中大臣都说太子朱标心性仁慈。
可事实上,朱标身上毕竟流着朱元璋的血,骨子里的残忍刚强是绝改变不了的。
就眼前朱标这副骇人气势,和身为吴王的朱元璋简直一般无二。
“李先生,此来可是为父皇当说客的?”
“嗯.....”李善长微微一愣,深吸口气后坦然说道:“殿下慧眼如炬,老臣的确是受陛下之命前来游说殿下。”
“李先生方才也都听见了,宜伦都明白的道理,父皇因一时悲痛偏偏给忽略了。”
“就五弟那性子,莫说是三年,就是三个月他都忍不住。”
“届时他在丧期之中玩乐,非但辜负了孙贵妃的在天之灵,还会引来朝臣参奏。”
“眼看五弟就要前往封地就藩,父皇让他为孙贵妃守孝三年,不是平白给他加上个不孝的罪名吗?”
“太子所言极是。”李善长郑重点头,道:“太子所言,老臣会原封不动呈给陛下。”
朱标微微点头,示意李善长落座。
等宫人端上两杯茶水后,朱标看向李善长,继续道:
“李先生,贵妃薨逝,太子服丧,皇子守孝,这个先例绝不能开。”
“老爷子有二十几个妃子,难不成每次都要选一名皇子为其守孝三年?”
“还是说老爷子打算厚此薄彼,将后宫的妃子分成需要皇子守孝和不需要皇子守孝的?”
李善长闻言,拿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颤,随即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他也是真没想到。
此时不过二十几岁的太子朱标目光竟能如此长远。
要知道,老朱的妃子很多,其中有不少都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譬如高丽朝贡的妃子。
以及一些类似于马皇后义父郭大帅这种,见老朱能成大器,将女儿许配给老朱的淮西大族。
若是这些妃子一朝薨逝,是否也要像孙贵妃一样,选一名皇子为其守孝三年?
如果不的话。
高丽是否觉得大明轻视他们,心生怨怼。
淮西大族是否会认为老朱忘记昔日旧恩,乃是薄情寡恩之君王?
哪怕以老朱的性格,根本不会在乎这些。
可朱标身为太子,则必须要提前想到这点。
“殿下所言极是,老臣这就回去禀告陛下。”
“劳烦先生了。”
朱标起身,亲自将李善长送到门口。
对于李善长,朱标倒是没有太大的敌意。
一来,李善长毕竟当过他几年老师,多少有些授业之恩。
再者。
李善长从一而终追随老朱十数年,无论功劳、苦劳,都值得朱标对他礼遇有加。
与胡惟庸相比。
李善长更像是老朱的家臣。
至于以后是否会按照原本的历史,除掉李善长。
那也要看他是否会像历史上那样,妄自尊大。
等走出东宫,李善长冲朱标恭敬一拜。
“殿下,老臣还有个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老臣想为刘伯温求情。”
就在朱标略感诧异之时,李善长表情庄重,正色说道:
“殿下,朝中有人上书弹劾刘伯温,老臣看来均是诬告。”
“伯温向来以清廉自持,弹劾他贪污受贿简直可笑。”
“况且伯温三年前便辞官还乡,什么结党营私更是荒唐。”
“所以老臣恳求殿下能严查一二,还刘伯温一个清白。”
“孤明白。”
朱标目光一冷,盯着李善长冷声说道:
“那李先生以为,是谁要构陷刘伯温。”
闻言,李善长身形明显一顿。
他虽没想到朱标会如此发问,可片刻沉默后,还是开口说道:
“胡惟庸!”
“臣以为,是胡惟庸打算构陷伯温。”
“是.....”
常氏俏脸微红,很是害羞的垂着脑袋。
而马皇后也不见怪,握住常氏的手微微用力,温声说道:
“这孩子可是朱家的长房长孙,你可要保重身体。”
“还有,老大处理政务的时候,你别跟他守到半夜。”
“照顾好自己的身子才是最主要的!”
“是....”
常氏突然想到了什么,美眸微动,似下了好大的决心般向马皇后说道:
“娘,如今儿媳已有身孕,伺候兄长也多有不便。”
“是否再为兄长寻个侧室?”
被常氏这么一说。
饶是马皇后也不由有些惊讶。
毕竟女子,特别是后宫中的女子,都希望丈夫的恩宠在她一人身上。
常氏能如此大度,主动提出为朱标选一门侧室,这也让马皇后感到有些诧异。
“好孩子,心胸宽广不愧是将门之女。”
“不过我和你们父皇的意思是,等你诞下一名皇子后,再给标儿寻个侧妃。”
常氏也不是痴傻之人,听到这话,当即便明白马皇后的意思。
毕竟朱标是大明的太子,那朱标的孩子就是大明的第三代君王。
马皇后能如此,无疑是让她将来皇后国母的地位变的无可撼动。
不得不说。
对于常氏,老朱和马皇后更像是父母疼爱自己的女儿一样,疼爱常氏。
见常氏一时感动,眼中甚至闪烁着亮光,马皇后轻轻拍着她的手,柔声说道:
“你父皇那碗白粥估计明天才能送来。”
“今天你就先在娘这里休息。”
“是....”
........
太子东宫
当看到朱标额头渗着血的纱布,老朱心中莫名感到一阵绞痛。
他宁愿这伤口出现在自己身上,也不愿朱标受半点损伤。
可恨的是,朱标头上的伤口还是他亲手砸的。
“把夜宵放下就出去吧。”
听到脚步声,朱标头也不抬吩咐道。
当注意到没有回应,朱标这才将视线从桌上抬起。
“爹?”
“标儿,你....”
见老朱盯着自己额上伤口,喉咙蠕动却半晌都没说出话来。
朱标满不在乎应了一声。
“不妨事,皮外伤而已。”
“标儿,咱过来是....”
“爹,裁撤丞相一事,儿子还想和你商议一下。”
朱标不想见老朱难堪,当即便转移话题。
父子俩吵架也是难免的。
而且老朱毕竟是大明的皇帝,如果自己揪着老朱的错处不放,还让老朱这位历经沙场的皇帝给自己道歉,那还是真的恃宠而骄。
“爹,您当真想好要裁撤丞相制了吗?”
“嗯。”
提及国事,老朱眼中心疼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帝王独有的深邃沉着。
“起初咱只是有这个念头,不过今天咱发现丞相制非裁撤不可!”
“如今李善长为左相,胡惟庸为右相,朝廷大事尽数落在他们师生二人手中。”
“就说这次,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涂节等人状告刘伯温乃是诬告。”
“可朝廷上下,数百文武竟无一人为刘伯温辩解。”
“这也足以证明这二人的丞相之权几乎大到可以欺天!”
虽然此次涂节等人弹劾,老朱也想借此机会好好敲打刘伯温。
可敏锐的政治直觉让他一眼看出当前朝堂中存在的乱象。
也是因此。
对于丞相制度,老朱是非裁撤不可了。
“既然爹你已经决定,那儿子便说说自己的想法。”
“丞相制可以裁撤,可要寻找合适的制度代替才行。”
将早就拟好的内阁制递给老朱后,朱标继续说道:
“内阁制。”
“从朝中大臣中挑选有能者,让他们进入内阁。”
“朝中政务,内阁众人先行拟定出个章程,随即报于皇帝总裁。”
老朱眉头微皱,粗略看了眼朱标递来的折子后,沉声说道:
“若是如此,不就是将丞相的人数增加,然后换个名字吗?”
“丞相权力过盛,威胁皇权。”
“那进入内阁的官员依旧是手眼通天,可迫皇权。”
“并非如此。”朱标微微摇头,继续解释道:
“简单来说,是将原本丞相的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分割出去。”
“决策权,回到皇帝手上,行政权归还给六部,至于议政之权便是交给内阁官员了。”
见老朱听后,再次翻开折子。
朱标紧跟着解释道:
“和丞相不同,内阁的官员没有决策权,他们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这便断绝了他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可能,也彻底断了相权威胁皇权的可能。”
“父皇,如今文官的顶点是丞相,想要做到丞相的位置,少则十年二十年,多则一生。”
“而内阁却是不同,但凡有才能者,无论官职高低均可入阁。”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入阁的官员依旧受其上司的制约。”
“更重要的是,无论官职高低,均可入阁,这对文臣来说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天下士子、朝中百官又岂能不趋之若鹜?”
对于最后一点,老朱相当心动。
因为这样,就好像给天下读书人设立一个看似触手可及,可实际上却遥不可及的目标。
原本为官数十年才能做到丞相,伴君王左右。
可如今一旦入阁,便能直接能成为天子近臣。
这对朝中任何一个官员都是极大的鼓舞。
仔细翻看内阁制后,朱元璋合上折子,再次开口说道:
“内阁的确要比丞相制度稍好一些。”
“可是标儿,内阁刚刚建立之初,是可以保证入阁官员的纯粹。”
“可是随着时间推延,入阁官员的权利是否会日益膨胀,直到与如今的丞相一样,甚至威胁到皇权?”
不得不说。
虽然老朱是泥腿子出身,可政治目光却长远的可怕。
历史上的内阁制雏形出现在建文四年,永乐年间发展完善。
而老朱所说的,内阁大臣会逐渐演变,直到像如今的丞相一样威胁到皇权,这样的现象在明朝中后期也的确发生了。
“标儿,如果内阁只能在创立之初保持纯粹,那也就没有必要设立了。”
“毕竟咱裁撤丞相制可不是为了你。”
“凭你的才能手段,咱根本不担心将来会有权臣威胁到你的皇帝权力。”
“咱担心的是后世儿孙。”
“你我都不能保证,咱大明的后世儿孙都能像你一样宽严有度。”
“若是后世儿孙羸弱,将来无论是丞相、还是内阁,都可能欺到皇帝头上。”
“所以标儿,有没有可能,在裁撤丞相之后,不设立内阁,朝中政务均由皇帝总裁?”
“爹,这是干啥!”
看着老朱手拿筷子狠狠砸下,竟在硬实无比的楠木桌上留下了两个小坑。
朱标当真庆幸自己躲得及时。
“爹,您得癔症了,怎么突然动手啊!”
“臭小子,是不是你逼着常家丫头提出让你纳妾的!”
“你小子不过二十,这么早就想三宫六院啊!”
“咱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个老婆都没有呢!”
面对突然暴走的老朱,朱标也是一阵无语。
可他也不惯着老朱的臭脾气,后退两步,没好气道:
“可不是嘛,您二十岁的时候,还是个行僧呢!”
“谁见过和尚娶媳妇儿的!”
“臭小子.....”
见老朱又要上前,朱标再退两步,继续说道:
“当年您自己都快饿死了,就算是做梦,梦的也只会是大白馒头,不是白胖媳妇儿。”
朱标一字一句,朝着老朱心窝子就狠狠捅了上去。
气的老朱当场就要把朱标胖揍一顿。
也是听到朱标口无遮拦,说什么白胖媳妇儿。
马皇后面色一沉,当即冲两人怒喝道:
“都回来坐好!”
听到马皇后的话,无论老朱还是朱标都瞬间老实下来。
重新在饭桌前面,规规矩矩坐好。
“你说说你,四五十岁的人,怎么还是动不动就动手......”
“就是,我娘说得没错!”
“还有你!”
朱标刚一开口。
马皇后当即转向朱标,怒声训斥道:
“什么白胖媳妇儿,什么和尚娶媳妇儿的。”
“你是太子,是储君,怎么跟个乡野莽汉一般口无遮拦!”
“娘,我爹不也一样.....”
“还说!”
见马皇后狠狠瞪了自己一眼。
朱标无奈耸了耸肩,不敢继续多嘴。
只不过看饭桌对面,老朱那一脸得意的样子。
朱标心中依旧有些不爽。
虽说论行军打仗的本领,自己不是老朱的对手。
可喷人方面,他可是专业的。
跟老朱理论,哪一次老朱不是被自己喷的体无完肤。
只不过马皇后在场,终究还是限制了他的发挥。
“重八,你为何不同意标儿纳妾,你倒是把话说清楚啊!”
听到马皇后的话。
老朱收起脸上得意,看向常氏沉声说道:
“丫头,咱当年答应过遇春,让你做标儿的正妃,将来让你做大明的皇后。”
“所以咱和你母后先前也说过标儿纳妾的事儿。”
“等你和标儿有了儿子之后,咱封你们的儿子为太孙,然后再给标儿纳妾也不迟。”
老两口对自己的爱护,常氏自然一清二楚。
若不是老朱和马皇后将自己视为亲生女儿一般看待,恐怕朱标早就三宫六院了。
可也正是老朱、马皇后的爱护,以及朱标的宠爱。
才让常氏更觉得朱标应该现在纳妾。
毕竟朱标是太子,为皇家开枝散叶乃是重任。
再者说了,比朱标年纪还小一岁的秦王朱樉都有一妻一妾。
朱标这个太子却唯独只有他一个正妃。
“常家丫头,你和咱说实话,是不是这小子诓骗的你。”
“不是不是,父皇,这一切都是臣妾自己的意思。”
见朱元璋狠狠瞪着朱标,常氏连忙说道:
“兄长也是不赞同纳妾,可臣妾一再坚持,兄长也只有准了。”
“老爷子听见了吧,是您儿媳妇提出来的!”
朱标刚出言嘲讽,可没等来与老朱的对骂。
却只见马皇后故作生气,朝着他的胳膊轻轻拍了一下。
“既然如此.....”老朱将目光看向马皇后。
当看到马皇后也微微点头后,老朱这才冲常氏说道:
“那你们就这么办吧,吕家、詹家,都是百年的望族。”
“他们的女儿能嫁给标儿,也算是朝廷给这些氏族的一份恩赏。”
“臣妾遵命。”
等用过膳后,马皇后便吩咐宫人召吕氏、詹氏进宫。
而此时老朱却将朱标叫到殿外,低声说道:
“老大,咱告诉你一个道理,娶妻娶德,娶妾则要娶色。”
老朱说话的同时,脑中似乎想到了什么美轮美奂的画面,竟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当注意到朱标正用奇怪的眼神盯着自己时。
老朱轻咳一声,重新恢复严肃神情,继续说道:
“太子东宫只需要一个贤良淑德的正妃即可。”
“至于侧室,无非是要她们伺候好你,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德行倒不是第一位的。”
被老朱这么一说。
朱标突然发现,老朱那二十几个妃子中,似乎的确少有聪颖明慧之人。
马皇后自然不用说,安抚将士,厚待战死将士的遗孀,在当年征战的时候帮老朱稳定后方。
至于其他的妃子。
除刚刚薨逝的孙贵妃,便只剩下一个郭贵妃还算聪颖。
至于其他,诸如高丽朝贡的,敌将的美妾,这些妃子似乎都不太聪明。
“父皇,你的意思是,让儿子找一个大字不识的乡野村妇当太子妃?”
朱标打趣完都准备逃跑了。
可这一次老朱竟少见的没有动手。
只见老朱狠狠白了朱标一眼,沉声说道:
“你老子的后宫妃子虽多,可却从没出过乱子,你可知道因为什么?”
“因为除了我娘外,您的其他妃子都只有一副好看的皮囊,并没有夺权的谋略。”
“臭小子!”
老朱怒骂一声,倒是也没有否认。
不过沉吟数秒后,老朱看向朱标严肃说道:
“你娘贤良淑德,有容人之量自然是难能可贵。”
“可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咱!”
“因为您?”
“正是!后宫的妃嫔们,就算咱再怎么宠幸,她们也不敢在你娘面前造次。”
“其一,便是你方才说得,她们没有与你娘争权争宠的谋略。”
“其二,便是咱从始至终,都只认你娘这一个皇后。”
“因为她们都很清楚,凭她们根本无法撼动你娘在咱心中的位置。”
“而且就算你娘有一天突遭不测,咱也不可能立她们为后。”
“所以标儿,不管你以后迎娶多少侧妃,你都要记住一点,东宫的女主子只能是常氏那丫头!”
“还能有错?陛下当这文武百官亲口下旨。”
“可是女儿昨日进宫有何不妥?不该啊!昨日进宫女儿处处小心谨慎,而且太子对我很满意才是啊!”
吕氏不说这话还好,她刚一说完,吕本当即起身怒声斥责道:
“就因为你说太子对你很满意,就因你说太子对你说了两次很好。”
“我都已经确定你能嫁入东宫,上朝之前我甚至都接受同僚的祝贺。”
“可到头来,陛下竟让你嫁给了一个从六品的城防都尉!”
“你让我这老脸往哪儿放!”
“父....父亲....”
看着向来沉着,从未斥责过自己的吕本此时怒冲冲、恶狠狠的盯着自己。
饶是吕氏,此时也有些恐惧。
“那.....父亲,詹家.....”
“陛下亲自诵旨,让詹家丫头嫁给太子,这份殊荣,詹同恐怕做梦都能笑醒!”
想到大殿上詹同那趾高气昂的样子,吕本气的后槽牙都快要咬碎了。
只不过听到他这话。
上一秒还能勉强维持镇定的吕氏,此时却怎么也冷静不下来了。
詹氏相貌是不错。
可与她相比,詹氏简直就是一个乡野村妇!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朱标会选詹氏而不是她。
“父亲,求您进宫向陛下言明,女儿就算死也不嫁给那个城防都尉。”
“父亲,女儿一定要嫁给太子,除了太子,女儿谁都不嫁!”
看着跪在自己跟前苦苦哀求的吕氏。
吕本默默叹了口气,无奈说道:
“方才为父也说了,陛下可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赐婚,就算为父进宫,陛下也绝不会收回成命。”
“而且!”
“让你嫁给那个城防都尉,也是陛下z体谅战死将士的遗孤。”
“既然是陛下要体谅战死将士的遗孤,为何把女儿送出去,为何不嫁个公主.....”
“啪~”
吕氏刚一说完,吕本当即扬起手掌,狠狠给了吕氏一巴掌。
“这话你也敢说?”
“若是让人听到,我吕家还不被满门抄斩!”
看着被自己抽在地上,泪流满面的吕氏。
吕本心头烦闷,没好气说道:
“自古以来,婚嫁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如今陛下赐婚,已是极大的荣宠。”
“若是推辞,我吕氏一族必然要遭受灭顶之灾。”
“你回房去吧,改日出嫁。”
看着心意已决的吕本,吕氏抹去眼角泪水,冷冷说道:
“所以.....为了吕氏一族的性命,父亲便舍弃女儿,要我嫁给一个小小的城防都尉?”
“放肆!”
听到吕本怒喝一声,死死盯着自己。
吕氏万念俱灰之下,默默冲吕本行了一礼便朝卧房走去。
她也算看明白了,想要嫁给朱标,她父亲吕本是万万指望不上了。
可就算就算是死,她也不可能嫁给城防都尉,籍籍无名过完这一生。
哪怕知道自己逃婚,朝廷必然会降罪吕家,可吕氏依旧不在乎。
既然自己父亲愿意为了吕家舍弃掉她。
那她自然也能为了自己,舍弃掉吕家。
而且只有嫁给太子,她才能成为天下女人都羡慕的对象。
所以她也只能嫁给太子朱标。
想到这里,吕氏眼中闪过一抹冷意,将随身丫鬟叫到房中,冷声吩咐道:
“找人在皇宫门口日夜等候,一旦见太子出宫立即告诉我。”
“还有!再找人监视詹家,一旦詹家小姐出门,也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吩咐下去后,吕氏便仔细考虑着自己的谋划。
要么除掉詹家丫头,没准朱皇帝会为了给朱标充实后宫,转而让她嫁入东宫。
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最新评论